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会计和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税收法律制度与会计制度完全重合的局面被打破,分离走势逐渐形成,并呈日益扩大之势,这种分离式税会模式对于推动我国会计和税制改革起到了正面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受特殊的历史背景影响,税会差异无论从产生动因、内容构成、差异效力还是在税收征管、税务会计的规范处理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不仅给税收征管和会计核算带来了不必要的烦恼,增加了税收征管成本和会计核算成本,而且还诱发了诸如偷漏税和避税动因,激化了税务部门和企业之间的矛盾,甚至加大了整个经济改革成本,如何妥善处理二者差异已成为当前税收征管和会计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从法理角度分析差异成因及其后果,探寻协作的有效途径是本文所要涉及的核心问题。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税会模式的建立和完善与其一国的环境因素,尤其是经济和法律因素密切相关。为了探索如何以国情为基础,解决好税会差异问题,强化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功能,本文以法理为主线,综合应用会计学和财政学理论,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西方实务的借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从分析税会差异存在的客观性出发,以我国现行税收法律制度和会计制度为依据,全面系统的分析了我国税收法律制度与会计制度的差异成因、后果,以及二者间协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作的原则,为建立一个有效的、规范化的协作机制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全文由七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税会分离的必要性,提出税会分离取决于会计管制模式的观点;第三、四部分以我国现行税收法律制度和会计制度为依据,提炼出各项差异,并借鉴国外经验,从立法的效率性、严肃性、公平性等方面对差异进行了法律剖析;第五、六部分从理论上分析了税会协作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提出应遵循系统性与个别性相结合、兼顾效率与公平、国际协调与趋同等协作原则,本着税会相互协调的立场,从改革税收立法程序、完善税收法律体系、修改税收法律制度和会计制度中不协调条款和完善税会信息披露制度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协作观;第七部分为结束语,强调税会协作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复杂工程,本文研究只是初步的,并期待在我国税收法律制度与会计制度差异与协作的研究方面有更具价值的建议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