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偏振光传感器的四旋翼实验平台设计实现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h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的工作是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偏振光传感器导航性能测试的四旋翼实验平台,首先完成了平台的硬件软件搭建和测试,然后搭载偏振光传感器进行了飞行实验,通过对偏振光传感器测量的航向角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测试偏振光传感器在实际导航中的性能。本文首先介绍了四旋翼的导航算法。实验平台通过姿态角从地坐标系转换到机体坐标系得到方向余弦矩阵及其微分方程,利用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测量的数据对方向余弦矩阵更新,解算机体姿态角;采用互补滤波算法,处理姿态信息,降低加速度传感器的运动加速度噪声和陀螺仪的漂移误差;根据PID控制算法,设计姿态、高度、航向保持控制回路。实验平台硬件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处理器模块采用ATmega2560芯片;传感器模块包括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气压高度计、GPS、地磁传感器和偏振光传感器;传输数据模块主要负责机载平台与地面站的实时通信;接口电路模块负责外接设备与处理器通信;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供电。实验平台软件部分根据功能不同亦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程序初始化模块、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其中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偏振光传感器、地磁传感器、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和GPS。在主程序运行时,根据任务要求调用不同模块。在搭建完成整个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基础上,对四旋翼实验平台的飞行性能和偏振光传感器的导航性能进行测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以下结论:该实验平台机械结构稳定、可扩展性强、控制响应迅速、飞行稳定,可作为一个较为理想的实验平台;偏振光传感器测量的航向角数据与参照传感器航向角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偏振光传感器测量精度较高、抗干扰能力较强,在飞行导航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工程是我国“九五”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之一,并在 1998 年被国际大陆科学钻探组织列为国际大陆科学钻探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大口径连续取心钻进工艺在
随着人们对汽车功能要求的提高,汽车车身附件所采用的各种开关不断增加,导致车辆线束日益复杂化。采用总线技术能大量节省线束,节约布置空间,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并且具有易于升级换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课题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工业培训中心实验教学项目,本着经济、可靠、易于教学的原则,提出了基于凌阳SPCE061A单片机的总体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设计了各模块的硬件接口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汽车、轮船等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铝及其合金的焊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铝及其合金的焊接多以变极性等离子弧焊为主,其内部电源的设计是影响焊接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