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条件下浙江农户生产决策行为分析:基于MOTAD模型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_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典型的风险型产业。随着农业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生产经营风险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科学地量化农户面临的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分析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决策行为,揭示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决策机制与优化反应,以及有关农业风险管理对策的有效性,并提出可行有效的农业风险管理措施,不仅可直接为农业生产者经营决策或有效处理风险提供实证参考依据,也可以为政府制定农业风险政策与制度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本文在对国内外的有关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国际前沿的风险分析规划模型方法及相关决策理论研究进行了较系统的综述后,借鉴国际农经界广泛使用的“总绝对偏差最小化模型”(Minimization Of Total Absolute Deviation model,MOTAD Model)的理论方法,结合调查地不同地区的两个不同类型的“典型农户”农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构建了“浙江农户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决策MOTAD模型”,以模拟风险条件下浙江不同地区(村)、不同类型的农户的生产经营决策的优化反应,并从生产组合、要素总投入、总期望收益与风险及具体的生产要素投入与收益等四方面对两个MOTAD模型在给定期望收益下的各组“初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微观层次上揭示了不同地区(村)、不同类型的农户生产经营风险决策机制。 在此基础上,基于“典型农户”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内外经验,设计了“实施‘订单农业”’和“实施产量保险”两个风险管理情景,模拟了两个“典型农户”在相应情景下的风险决策的优化反应,然后通过分别将同一“典型农户”所对应的MOTAD模型的各组“情景结果”同其“初始结果”以及同种“情景”下不同地区(村)、不同类型的“典型农户”所对应的MOTAD模型的各组“情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归纳整合,从微观层次上揭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决策的优化反应及“情景”中的农业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最后,根据上述模型模拟结果分析并借鉴有关国家农业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提出了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主要措施选择。在微观方面,提出提高农业生产者自身素质,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发展订单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技术,降低产量风险等措施。在宏观方面,提出应当发展农业保险,完善价格保护体系,改善农业信息服务和提高农产品产量与品质等措施。
其他文献
对于发展中的非洲经济而言,农业在维持生计方面扮演者关键角色,在就业、创收方面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因此提高(农业)存活率和小农农业生产率对经济增长、提高收入和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在非洲中部,农业是重要的经济驱动力,百分之七十五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创造了超过百分之50的GDP。木薯是非洲中部部分地区的农民种植的常见作物,尽管在提高木薯收益率方面已经作出了巨大努力,但是木薯的市场效益仍然很低。本文分
城市化过程是生产要素配置的过程,要素配置的效率决定城市化进程。本文通过对生产要素配置主体的博弈分析,得到在现有制度框架下的博弈必然结局,将均衡结局与实践现状和理论预期
近年来,农村通信状况普遍落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数字鸿沟”在拉大,缩小“数字鸿沟”、促进协调发展是建设信息社会的根本所在。长期以来,以公用电话为代表的公用电信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