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风骨,水的柔情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四”退潮后,革命救亡的主潮中存在着一股股清澈隽永的潜流,例如白马湖知识群体。这支清流滥觞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汇聚于春晖白马湖畔,在立达学园茁壮成长,却终究消尽于抗战时期。以夏丏尊、丰子恺、朱自清为主要代表的“白马湖作家群”以温情的笔墨状写社会百态,以仁者的情怀关注民间,以智性的沉思关照未来,在文学、教育、出版领域独树一帜,为新文化的巩固与建设做出了极大的努力。置于新旧思想的转型时期,这群知识分子以“思不出其位”“求进弗欲锐”的严肃品格在烽火年代开辟了别具魅力的文化之路。本论文通过回眸“白马湖作家群”的聚合离散,重新审视作家创作与文化实践,探讨其如何在政治漩涡、烽火连天的冲击中栖息宁静,又何以在出世的环境中投身教育、关怀民间、走向出版,实现创作—教学—编辑“三位一体”的文化活动,并试图探讨这一实践对八十年代以来市场经济文化生态中的知识分子的借鉴意义。论文拟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追述“白马湖作家群”的形成路径,从时空维度实事求是地记述这一群体如何“志同而道合”,领会其作为文化群体的精神品格。第二部分试以文学作品为内视角,聚焦作家身份,把握其文学艺术“集体共性”与“特殊个性”的统一性,阐述该群体区别于文学史上其他文学流派的内在特征,进一步论证这一知识群体置身平民立场、坚持“立人”的启蒙情结与智情反思。第三部分则以文化实践活动为外视角,阐释这一群体何以在急遽变化的时代浪潮中致力于现代教育、出版事业,发挥对教育发展、文化新生的价值。第四部分试图从现代文学运行机制转型的角度出发,阐明以“白马湖作家群”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何以在“五四”前后从“士”转向作家、教育者与出版人三者的“身份合一”,并尝试揭示“白马湖作家群”殊于政治变革中的左翼文人与市场环境中的知识人的独特文化品格,以期为当下的文化、文学建构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等Android设备已经普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诱使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从Android设备入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窃取用户手机中有价值的数据资料,以达到为自身牟利的目的。再加上Android平台本身具有开放性、不易监督性、碎片严重性等特点,而普通用户又不注重保护隐私数据的情况下,从而被恶意攻击的概率逐年上升。因此,研究有效的Android数据加密方案尤为重要,即使
A公司是一家专注艺术图书印刷的公司,独有的色彩管理技术使该公司与博物馆、美术馆及拍卖公司间建立了互信互任地长期合作关系。近几年,A公司也遭受了传统印刷行业业务萎缩大环境的影响,寻找新的产品战略成为A公司突破业务发展局限的选择之一。数字博物馆产品不仅使A公司继续保持与博物馆客户的深度合作,同时也更加契合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本文首先调研并分析了国外4大知名博物馆及谷歌“艺术计划”的网站与移动端数字博物馆
脑瘫儿童功能障碍的评定方法和康复技术,长期以来一直是康复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ICF作为描述健康以及健康相关因素的分类体系,强调了疾病、功能、个人和环境之间的交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使得乡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型发展成为必然,作为中间转型阶段的过渡型社区便应运而生。过渡型社区是乡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结合体,其既拥有一般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