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产品复杂性的提高,许多行业都出现了产品的模块化,与此相对应,许多人从产品、技术等不同角度对模块化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本文则主要从组织角度来对模块化加以研究,通过分析模块化组织的成因、功能效应以及模式选择等,力求对模块化组织的机理作全面透彻的了解,并试着用以指导我国相关行业的组织结构优化,以便推动模块化在我国更好地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前两章,主要阐述模块化研究的现状以及模块化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产品模块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分析了其基本功能等,同时介绍了模块化组织的概念和内涵,并总结了模块化组织的一些基本特征。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五章,主要论述模块化组织形成的原因、模块化组织的功能和效用以及模块化组织的设计和模式选择三个主要问题。本文将从三个角度来分析模块化组织的成因:首先,通过分析分工与模块化、分工结构与模块化组织的区别与联系,运用资源位理论,从系统经济演进的角度阐述模块化组织的生成。其次,分别运用产权理论和实期权理论来论述产品模块化是模块化组织形成的直接原因。最后,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分析模块化组织形成的技术原因。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模块化组织的功能效用:首先,本文将证明模块化组织是一种高效率的组织结构,其次,从资产专用性、信息对称性以及机会主义和监督成本等方面论述模块化组织降低了企业的交易费用。再次,通过比较分析,论证模块化组织改善了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最后,证明模块化组织促进了企业的价值创新。对于模块化组织的设计和模式选择,首先,本文构造了一个由“结构构建”和“制度设计”两个层次组成的模块化组织设计的理论范式。其中,“结构构建”包括组织边界模糊化、组织流程模块化、组织结构模块化和组织职权放权化,它们是模块化组织赖以存在的硬件保障。“制度设计”包括规则界定、信息隐藏、模块操作和生产控制,它们作为模块化组织的软机制发挥效用。其次,本文总结分析了三种典型的模块化组织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模块化组织模式的选择问题。
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主要结合我国软件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软件业实施模块化的可能性,阐明了其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上述情况,提出了一条由外包到模块扩展到确立核心模块再到建立模块化组织的我国软件业模块化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