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消费的传播心理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ka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中国社会进入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消费文化逐渐取代传统的勤俭节约文化,消费主义思潮逐渐占上风。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世界各大时尚品牌的大规模入驻,都为中国日益盛行的时尚消费提供可能。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不断投入物质时尚消费的行为,究竟是为了满足求新求异的欲望还是为了寻求身份的认同?人们频繁地出入电影院、艺术展进行文化时尚消费,到底是出于追赶时尚风潮还是真正出于对文化的喜爱?在这个以"产品过剩"为特征的社会,消费者通过不同层次的时尚消费,追逐不同的时尚潮流,审美、社交、炫耀、求同、求新、求异等心理动机错综复杂地交织在消费者心头。而传播作为一切社会信息活动的基础,其本身就是人的社会心理活动。笔者希望通过对时尚消费的大众传播、群体和组织传播、人际和人内传播等心理分析,得出消费者在不同传播情境下不同的心理特征,借此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并倡导消费者树立科学健康的社会主义消费观,规范个人消费行为,提升个人素质,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本研究从广义的层面上将任何体现消费者权力、地位、品位或爱好的,并在一定时期内引起相当多人追求的特殊消费行为(时间、注意力和金钱)定义为时尚消费。在本文第一章中,时尚消费与传播携手,笔者不仅概括了器物、行为和观念层面时尚消费的异同点,还重点阐释了时尚消费在传播过程中由阶级意识到大众选择、由外界对抗到自我愉悦的转变。本文第二章到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尚消费在大众传播、群体和组织传播、人际和人内传播这五大传播类型下不同的心理特征。在大众传播视域下,媒体的可信度和知名度、消费者的需求、时尚消费创新的扩散都是影响大众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而在群体和组织传播层面,笔者分别选取了富裕阶层、女性群体和青少年群体这三大"易感人群"以及体育组织和公益组织这两大组织,在人际和人内研究中,笔者选择了意见领袖和普通大众的角度,得出了消费者在不同情境下不同的心理特征。本文第五章从美学和哲学角度对时尚消费的传播心理进行了剖析,时尚消费的重要场所——商场的色彩、光线、材质等元素以及时尚消费品设计、包装、摆放等元素,都对消费者的审美体验造成巨大影响。而时尚消费在传播过程中也满足了消费者对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追求和寻求内心平衡的哲学心理。本文第六章笔者根据对时尚消费的一些个案分析研究,得出了国内消费者具有享乐主义与节俭主义并存、审美主义和实用主义并存、喜新厌旧情绪加剧等心理特征,而目前流行的身体消费是消费者观念和需求结合的产物。同时,随着时尚消费的大规模传播,其负面影响开始显现,时尚消费的绿色运动将会是未来时尚消费发展的趋势。
其他文献
本文从当前美剧在我国的流行现象出发,以越来越壮大的美剧迷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民族志的方法(包括线上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形式),以美剧迷活跃的百度贴吧“美剧吧”为线上观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亚洲战事的停息,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正式宣告结束。然而战后的国际局势,并没有随着战争的停止平息下来,反而更加动荡与紧张。中国在此期间,刚刚度过民族存亡的危
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广告业产生了深刻影响,随着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广告活动的各个环节,广告营销环境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广告主的需求复杂多样,消费者日益个性化,互联网等技术平台公司分割广告市场,广告从业人员流动频繁……这一系列的变化对本土广告公司的生存与发展造成强烈冲击,本土广告公司迫切需要找到一条发展出路,主动出击应对互联网的挑战。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在对“互联网+”时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