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毽球运动历史悠久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健身娱乐性较强,民众基础好,虽然被列为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但是大部分研究表明,毽球鲜少真正走进课堂,其原因之一便是缺乏毽球教学方案;另外,有研究表明我国部分中小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匹配,学生敏感期身体素质得不到良好发展,丰富小学生教学内容的选择刻不容缓;毽球运动是主要发展灵敏、平衡、柔韧素质的运动项目,以上三种素质恰为小学生敏感初期最应发展的身体素质;基于以上理论依据及研究现状,本文在教学设计理论基础上,结合毽球运动的功能、特点为敏感初期的小学生进行趣味毽球教学设计,并且制定实施方案。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实施后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评定,讨论趣味毽球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以盼为小学生体育课程内容提供新的借鉴与参考。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小学毽球教学设计思路和内容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对在小学开展毽球教学课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为敏感期开始阶段的小学生找到身体素质发展练习的新方法新途径,为小学生体育课堂探索新的教学内容,推动毽球运动的传播与发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实验法、专家评价法以及数理统计法是本文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通过检索关于毽球运动、敏感期、教学设计等方面的书籍和文献,了解相关内容研究现状以及理论基础知识,对本文的研究寻找足够的理论支撑,后通过对小学体育教师、毽球教练员、毽球运动员等人员进行访谈,访谈主要围绕毽球运动的技术、教学以及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等内容进行,访谈主要了解教学设计所需的现实依据,根据访谈内容和理论基础设计毽球教学方案,后交予专家对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评价。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设计实施方案,进行实验,用科学的评定方法,测量实验数据。最后运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研究报告。研究结果:1.在对身体素质发展敏感初期小学生进行趣味毽球教学设计时,需要将毽球运动的特点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学技术内容选择以基础技术为主,主要以趣味毽球游戏和比赛的形式进行教学;有针对性的设计游戏,主要围绕发展敏感素质;在能够达到学生身体健康目标的前提下,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2.利用毽球的灵活性强、运动轨迹不固定等特点,主要以锻炼灵敏、柔韧、平衡三大素质为身体健康发展目标,利用毽球趣味性强,可以以单人多人组织的特点设计游戏,以达到培养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身体锻炼习惯的目标。学情分析主要对学生的前在能力和潜在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内容的设计主要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以设计适应学生身体机制成长的毽球基础技术内容和适应学生心理建设的趣味毽球游戏内容为主;教学方法的设计主要以竞赛法、游戏法为主,以便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兴趣;教学评价的设计需包括学生参与情况、运动技术掌握情况的评价,围绕教学目标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设计。3.制定趣味毽球的实施方案主要从实施阶段、实施方法、实施内容以及实施评价等几个方面着手,其中阶段的划分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基础导入、技术巩固、技术创新和培养意识;方法分为教法和学法两方面,主要围绕竞赛和游戏法开展;内容的实施包括技术内容和游戏内容两方面,技术以基础技术脚内侧脚外侧踢球为主,游戏需有创新和趣味性,如“毽球平衡”等;评价的实施需有科学依据,考虑学生的自身特点,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主要包括技术、身体健康和运动参与等几方面。4.趣味毽球教学课程对敏感初期小学生的敏感素质灵敏、协调、柔韧素质很大的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情况理想,能够使学生在参与毽球运动时感到快乐,趣味毽球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