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水资源化已成为城市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中微生物安全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在抗生素滥用的背景下,耐药性病原微生物的扩散、迁移及控制对水质安全保障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考察了雨水及受纳水体中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分布特征与表面特性,以沸石模拟环境多孔隙介质,研究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的迁移粘附以及在载铜改性沸石表面的灭活规律,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雨水和受纳水体中均存在不同浓度的耐药性细菌,其耐药性分布存在一定差异。雨水径流中的耐药性细菌浓度明显高于屋面雨水,受纳水体中的耐药性细菌浓度范围较大;屋面雨水中耐药性细菌比例高于雨水径流和受纳水体。(2)从雨水中分离的耐药性细菌中选取三株做菌种鉴定并研究其表面特征。三株菌经鉴定均为大肠杆菌,其Zeta电位随离子强度的上升而增大,受抗生素培养条件和菌株影响不大;疏水性大小受抗生素培养条件和菌株影响较大。(3)探究了耐药性大肠杆菌在沸石表面的粘附规律。耐药性大肠杆菌在沸石表面的粘附性受离子强度、抗生素培养条件、菌株和介质种类等因素影响。溶液的离子强度越高,大肠杆菌的粘附性越强;经不同抗生素条件培养后,粘附性可能减弱或者增强;不同大肠杆菌菌株的粘附性有差异,但并不显著。(4)制备了载铜沸石并进行表征。改性后沸石孔径、比表面积减小,表面电位增大,对耐药性大肠杆菌粘附性增强。(5)耐药性大肠杆菌在载铜改性沸石表面的去除包括粘附和灭活两方面的作用,去除率可达80%~95%,总体去除率受离子强度、细菌种类以及培养条件影响不大。高离子强度下粘附占据主要作用,低离子强度下灭活占据主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