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是一场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战时期,中国在各个方面都有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如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抗日战争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犬牙交错的战争,这是历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同时,抗战音乐也在抗日战争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呈现出不同发展状况。随着国统区中心城市出现了由上海、南京到武汉,再经过长沙到桂林、重庆的迁移,湖南则成为了文化中心迁移的重要中转站。处于国统区①的湖南以其良好的“国共合作”的政治环境,成为抗日救亡运动十分活跃的地区,其抗战音乐活动更是呈现盛况,使湖南出现了盛极一时的抗日救亡音乐运动。本文在对湖南抗战史料进行搜集整理的基础上,结合国共合作的政治形势,选取了“国共合作”最为融洽的抗战初期的抗战音乐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一时期的抗战戏剧、歌咏等音乐形式,以及音乐家、文艺团体、音乐活动等情形进行研究探讨,力图还原抗战初期湖南音乐活动的全貌,以丰富湖南抗战音乐史。本文主要包含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对论文选题的缘由、时间范围界定、选题意义、困难与不足,以及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等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论述。第一章主要是描述抗战初期湖南的整体状况,对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政治环境进行详细分析,阐述了湖南抗战文化在战时的繁荣景象,尤其是“国共合作”的政局环境,对抗日救亡运动及音乐运动的所起的历史作用。第二章从“国共合作”下的文艺政策及机构,以及音乐家、文艺团体在不同阶段领导的音乐活动情形等方面,来展现湖南抗战音乐活动全貌。第三章主要是结合史料对湖南抗战时期的戏剧、歌咏等音乐艺术的发展状况及其历史特征,进行全面论述分析。第四章以论为主,论述了“国共合作”的政局环境和抗战音乐活动之间的张力关系,得出政局环境在中国音乐史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结论。最后的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全文进行回顾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