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胄与李奇茂水墨人物画作品之比较研究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k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绘画三千多年的历史,从古到今,有不少伟大的巨匠名留青史,之所以能在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无非是有超乎常人的表现或让人望尘莫及的本领,而这些表现和本领也让后世的人趋之若鹜,当代水墨画家黄胄和李奇茂便是属于此类型的创作者。本文选取黄胄和李奇茂的水墨人物画作品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地域文化对绘画艺术产生不同的影响。重点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对比论证、作品分析等研究方法,笔者首先介绍了黄胄和李奇茂的生平与学习经历、创作理念,然后在此背景下从三个方面对两者的艺术作品进行了比较研究,首先是作品创作题材的比较,题材是画家在广泛积累生活素材的基础上,依据创作意图经过选择提炼而形成的,在某种层次上来说,它也是画家的名片、标志。其次是绘画形式语言的比较,从笔墨、色彩、构图、造型四个方面来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最后归纳整理点出黄胄与李奇茂各自的绘画艺术特点。黄胄与李奇茂虽生于相同时代(同为1925年3月出生),但对比两位的大量作品可以发现,两位所处的地域差异以及不同的成长环境与文化背景造就出了迥然不同的两种绘画艺术风格,可见地域差异形成的不同文化形态对创作者绘画的笔墨语言及意识形态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黄胄与李奇茂以不同的主体、样式和绘画视野显示出不同的关怀与主张。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是比喻借用别人的长处、优点来补足自己的短处或缺点,本人认为学术研究即是如此,对当代水墨画家黄胄和李奇茂绘画艺术进行研究便成了本人的[他山之石],希望此次的研究能够有效的吸收,进而转化为自己的创作内涵。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与“写意画”对称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从战国时期的帛画开始,工笔画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元代以前,工笔画占据了中国传统绘画的主体地位,
期刊
Web网页设计的发展直接反映出互联网格局的进步和人们审美情趣的转变。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把视觉文化领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通过视觉,媒介表达信息的范围早已超出了“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