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力量练习在体育院校背越式跳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广州体育大学 广州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00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力量练习源于核心力量训练,在欧美也叫功能训练或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很好提高竞技运动员核心区域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最初应用于康复领域,如今已逐渐并广泛被竞技体育所采用。随着国内外专家对核心力量训练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核心力量训练作为传统力量训练的补充和发展已经逐渐被我国运动训练方面的专家学者所接受。有研究证实,通过训练核心部位肌肉的整体能力,运动员在运动中能更好的保持身体姿势、稳定重心、维持身体平衡及上下肢的力量传递。  背越式跳高作为一种经济性、实效性较高的跳高技术,不仅为世界各国的跳高运动员广泛采用,同时也是体育院校田径运动跳高教学的主要内容。背越式跳高整个完成技术过程难点:弧线助跑转为垂直起跳,身体在一起跳后背对横杆方向的“旋起”和杆上身体与横杆成正交叉并成“桥”的姿势;其是一项要求上下肢充分协调产生快速力量,肢体与躯干相辅相成的田径项目。所以核心部位力量的好坏对完成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本论文以“核心力量练习”为依据,采用教学实验,将“核心力量练习”添加到体育院系背越式跳高普修课中,为了探索核心力量练习在体育院校背越式跳高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梳理将核心力量练习运用到背越式跳高教学中的新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加深核心力量理论在体育院校背越式跳高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本研究选取广州体育学院2010级田径普修班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抽取两个教学班共40人作为受试者,每班20人,分为两组:6班为实验组;3班为对照组。实验组教学中采用核心力量练习,对照组进行传统(常规)教学。教学计划由同一名教师制定,在核心力量动作的选取上广泛征求各方面专家意见,力求与背越式跳高专项接近。最后经专家确定选取采用瑞士球练习。教学实验前调查40名学生的入学文化和体育成绩以及测试各项身体素质指标,结果表明没有显著性差异。严格控制整个教学实验过程减少其它因素影响,8周后再次进行力量素质和专项背越式跳高身体素质指标测试,结果表明两组队员力量素质指标差异显著,具体表现在上一步纵跳摸高。通过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背越式跳高普修课中添加“核心力量练习”,是以“核心力量练习”作为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在练习中,以练习人体核心部位为主线,以提高人体核心部位肌肉的整体能力为主旨。最终提高核心部位的整体运动能力,提高核心肌群的工作效率。对提高人体核心部位整体控制能力、提高整体教学效益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人体核心力量练习能够较好的锻炼学生核心部位肌肉能力,可以提高学生核心部位的肌肉控制能力,可以有效的提高全身运动能力。  3.教学实验的结果表明,在背越式跳高普修课教学中添加“核心力量练习”,对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有着积极良好的作用,学生的背越式跳高成绩在技术评定和达标评定两方面普遍优于常规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4.添加人体核心力量练习是打破常规教学的一种尝试,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兴趣,可有效避开单纯的技术教学所无法避免的单调乏味。
其他文献
中国武术散打是中国民族传统项目之一,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从1979年开始试点推广,从起初的饱受争议到逐渐被社会认可,经历三十年的风风雨雨使其逐渐完善和成熟,取得
力量素质对于一个运动员而言,是衡量其体能状况的核心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竞技水平的高下,因而得到了训练者的普遍重视。而离心力量则是其中的关键一环,针对此方面的练
目前国内排球运动的开展情况不尽如人意,不管是在群众参与程度上还是学校体育的开展中,大家对于排球运动都不具有较多的热情。因此,如何在群众中推广排球运动,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
目的:为了研究摔跤运动员身体成分参数和有氧代谢参数,无氧功率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摔跤运动属于力量型项目,由于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瘦体重,脂肪百分比和运动参数的相关性分析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跳远技术的关键是起跳技术,它是通过起跳腿的缓冲与蹬伸和摆动腿的摆动积极配合以有效完成,动作技术比较复杂。因此,跳远起跳技术是由起跳腿的“缓冲与蹬伸”和摆动腿的“蹬、摆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西方体育不断入侵和自身传承体系断层的困境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孔子学院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优质平台,2004年11月24日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