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起到的作用日益重要。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政务工作流程和机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政府的机构设置和行政管理体制,全面提升政府在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等方面的履职能力。政务信息化项目作为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开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是指政府财政资金投资建设的信息化工程项目,主要作用是为政府各级职能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提供软硬件及网络的支持,将业务工作电子化、系统化。各级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公共资源用于信息化建设,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伴随着出现重复投资、重复建设、投入产出比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政务信息化项目具有专业性强、技术更新快、可见性差等特点,我国在开展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同时,由于缺乏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评判标尺,无法很好地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定信息化建设的成效。因此,我国各级政府,特别是在区县一级基层政府中,因其财政收入有限,利用财政资金开展的政务信息化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否产生社会效益,这些都是值得研究问题。本文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广州市海珠区政务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现状,利用平衡计分卡,立足于海珠区政务信息化中长期发展战略,构建了海珠区政务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通过以海珠区政务服务综合平台升级项目为评估对象,利用该指标体系开展了评估。在项目评估过程中,根据评估指标,对项目的建设过程、建设结果、文档资料进行了解和查阅,访谈了工作人员和群众,综合后得出项目的评估结果。在对评估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后,指出了该项目的存在问题。最后,在对国内外政务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海珠区政务服务综合平台升级项目的评估结果,对海珠区政务信息化项目绩效改进路径提出了建议,为海珠区开展政务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工作提供参考。本文在理论研究方面对政务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的理论研究也有一定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