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供应链管理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采购作为供应链体系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倍受重视。尤其是在电子商务时代,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采购管理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大大增加,出现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电子市场进行的电子采购。电子采购不仅了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增加了采购过程的效率和透明性,最终提高了供应链整体的运作效率和竞争优势,因而成为供应链管理的热点之一。本文以电子市场作为研究背景,在国内外关于电子采购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基于电子市场的电子采购策略。在基于电子市场的虚拟供应链中,电子采购的运行环境、供应商策略以及采购策略的优化设计已成为制约电子采购运作效率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关于电子市场与电子采购的研究中,已有研究的角度比较单一,往往侧重于对电子市场或电子采购的单方面分析,尚缺乏在电子市场背景下的电子采购问题研究。而且现有关于电子采购的研究大都是以实证分析或定性分析为主,对电子采购的理论框架和对电子采购模型及其优化设计的研究仍为鲜见。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展开了基于电子市场的电子采购策略的研究。首先建立了基于电子市场的电子采购框架,该框架为在电子市场平台上研究电子采购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提供了基于电子市场的电子采购环境分析,研究了虚拟供应链中电子市场的运行环境对电子采购的作用。然后,从供应商和购买商两个方面研究了基于电子市场的电子采购策略的设计与优化问题:通过分析电子市场中购买商—供应商交互的特性,提出了基于电子市场的供应商交互模型,并给出了一种基于缺货补偿机制的电子市场供应商策略:通过建立(s,S)型策略的库存水平变化模型和运营成本模型,研究了购买商的电子采购策略优化与设计问题。本文的主要创新工作如下:(1)建立了基于电子市场的电子采购框架。在电子市场中,企业围绕电子采购系统,实施电子采购策略,制订电子采购决策,并与供应链其它成员和客户进行信息流和价值流的交换。在这一框架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子采购系统的类型、流程和结构,传统采购和电子采购决策过程的区别以及电子采购的实施阶段和步骤。(2)基于电子市场的电子采购环境分析。在基于电子市场的虚拟供应链中,电子市场构成了供应链及其采购活动的运行环境,因此,电子市场的商业模式、用户需求以及关系协调机制成为制约电子采购运作效率的关键性环境因素。首先,在分析电子市场商业活动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子市场参考模型,作为电子市场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基础。其次,利用QFD原理,提出了一种将电子市场网站用户需求展开的多层次演绎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电子采购的需求环境因素。最后,考虑了虚拟供应链中市场主体之间的冲突因素,研究了电子市场的关系协调环境,利用连续型报童模型分析了中立型电子市场中的供应链关系协调问题,并进行了实例分析。(3)基于电子市场的供应商策略设计。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市场结构的动态化、速度、可视化、连通性和不确定性使得购买商与供应商之间交互的特点和本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本文首先提出了基于电子市场的供应商交互模型,从产品特性、市场特性、供应商特性和关系特性等四个方面来刻画电子市场中供应商交互的变化和特点。然后,本文在EOQ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操作性较强的基于缺货补偿机制的电子市场供应商策略,包括固定补偿率和时基补偿率两种补偿机制,以促进基于电子市场的电子采购活动的顺利实施,并进行了实例分析。(4)基于电子市场的电子采购策略优化与设计问题。首先,建立了(s,S)型策略的库存水平变化模型,分别分析了无采购条件限制和有采购条件限制下的库存水平的变化,以便实时监控电子市场交易中库存水平的动态变化,准确把握订货点,尽可能降低电子市场交易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其次,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采购数量的确定实际上取决于采用何种采购策略,因此本文建立了两阶段(s,S)型策略的运营成本模型,分别对长期合作策略、电子采购策略以及混合采购策略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目前,虽然很多国内企业已经开始利用电子市场对采购过程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将企业内部的供应链与外部供应链有机地集成起来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全局最优化目标,但对电子市场和电子采购策略的研究和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将为电子采购理论框架和电子采购运作模型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将为电子采购在我国企业中的广泛应用给出可操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