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葛信国教授以养阴健脾散毒法治疗胃癌的临床医案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用药规律,萃取出养阴健脾散毒法的核心方剂,归纳总结葛信国教授治疗胃癌的经验,为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提供理论基础。通过临床研究评价养阴健脾散毒法核心方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提供思路与经验。方法:1.数据挖掘:收集葛信国教授2015年-2019年胃癌医案150例、方剂300首,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以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整理医案及方剂资料。2.临床观察:将符合标准的60例手术后晚期胃癌患者纳入临床观察。以优化后的养阴健脾散毒法核心方进行治疗,连续观察2个月,记录中医证候积分、体力评分、生命质量、肿瘤标志物等数据,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评价此基本方的疗效。结果:1.葛信国教授治疗胃癌经验:根据数据挖掘结果分析发现,胃癌患者证型总属气阴两虚,核心方以扶正为主,攻邪为辅,攻补平衡。养阴健脾散毒法核心方为:白参须、天冬、麦冬、山慈菇、浙贝母、红豆杉、苍术、半枝莲、蛇舌草、陈皮、白扁豆、鸡内金、焦山楂、六神曲,充分体现了导师“小复方多病机大方”的临床配伍方法,其以方剂为君臣佐使:扶正方为君,清热解毒方为臣,健脾助运方为佐使。2.临床研究结果:经临床优化后的核心方治疗,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2月后显效1例、有效7例、稳定39例、无效13例,其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稳定)78.33%;治疗1月后显效0例、有效2例、稳定28例、无效30例,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稳定)50.00%。治疗2月后的证候改善显著优于治疗1月后(P<0.01)。治疗后体力状况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中药治疗2月,患者躯体功能、情绪稳定性、总体健康状况较前提高(P<0.05),症状积分较前降低(P<0.05),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这三个维度无明显改变(P>0.05)。其中总体健康状况及胃癌关联症状积分在治疗后1个月、2个月的观察中均发现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1.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归纳总结了葛信国教授以养阴健脾散毒法辨治胃癌的宝贵临床经验。葛教授治疗胃癌精于辨治,圆机活法,善于结合现代诊疗手段。葛教授治疗胃癌,以扶正为主,重视顾护正气,养阴健脾,以攻邪为辅,并行散毒,攻补兼施。2.临床研究显示,经养阴健脾散毒法核心方治疗后,晚期胃癌患者在中医症状的改善上成效显著、体力状态较治疗前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善亦得到多维度的改善,肿瘤标志物CA72-4亦见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