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港航经济系统理论与数理模型,力图为港航工程建设及水路运输发展寻求一种新思路。 在分析我国港航工程建设及水路运输发展面临困境的基础上,将港航工程、水路运输、工程经济用经济学的思想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构造港航工程与软科学组合的港航经济系统,提出“由港航工程建设向港航资源经济管理转化,实现中国港航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建立并论证港航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并以此作为指导港航工程建设和水路运输发展的宏观理论;在港航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框架内派生出中观的与其他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方式相比较的比较优势理论,为港航工程倾斜投资、水路运输重点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建立港航经济系统内部的主体(港航企业)运营的有效竞争和客体(港航资源)开发的有效竞争理论,用于指导港航经济系统内部的港航企业管理和港航资源开发投资的责权划分,从而有利于港航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提出港航项目评价的一种指标体系,分析港航项目的概率风险和效用偏好,并给出港航项目比选及综合评价思路;结合港航工程及水路运输行业特色,构造测定港航企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港航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复合权重多目标决策模型;以港口企业为研究对象,构造港口企业间的多种博弈模型;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设计出港航经济系统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驱动模型,定量测定港航经济系统在国民经济中观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经济互动的投影寻踪模型,提出港口集装箱生成量与区域经济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和港航经济系统与腹地区域经济的定量关系。 研究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瓶颈制约,对内研究组合港的发展,对外研究竞争港的挑战,进一步论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新港址方案为“中心两翼”型。指出长江三角洲丰富的货源优势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支撑,缺乏-12.5米深水航道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瓶颈,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脱“颈”而出的关键。 BS 本文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开拓性探讨:①建立港航经济系统,提出“由港航工程建设向港航资源经济管理转化,实现中国港航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②系统地提出并论证了港航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比较优势和有效竞争三大理论假说,构成了港航经济系统的宏观、中观、微观理论体系:③研究了港航经济系统的微观、中观和宏观数理模型。将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多目标复合权重评价与决策模型、投影寻踪模型、博奕论等前沿性模型综合集成到港航经济系统,构成了港航经济系统的数理模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