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对慢性腰痛患者进行运动干预,观察两种干预方式对慢性腰痛患者疼痛及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比较其治疗效果,以确定核心稳定性训练在慢性腰痛的运动康复治疗中是否具有优势,为腰痛的康复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方法:慢性腰痛患者20人,分为SET组和力量组,每组10人。SET组采用悬吊运动训练(简称SET),选择背伸、腹屈、侧屈和旋转四个动作,前4周每周训练3次,后4周每周训练2次,于试验前、训练4周后及8周后分别进行简化McGill疼痛问卷和Oswestry腰痛失能问卷调查,以及静态平衡能力测试。力量组选择与SET组对应的动作,训练量为20RM×3组,每周3次,训练4周,试验前、后进行与SET组相同的测试。两组均于试验结束1个月后进行问卷随访。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处理,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1)与试验前相比,SET组训练4周后,VAS、疼痛情感、疼痛总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5),ODI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1);训练8周后,仅ODI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训练结束1个月后各项指标均继续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2)力量组训练4周后及训练结束1个月后与试验前相比,VAS、疼痛总分、ODI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3)训练4周后及训练结束1个月后,SET组的ODI明显低于力量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4)SET训练4周及8周后,闭眼单脚站立时多项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较试验前减小,具有统计学意义;SET训练8周后与4周后比较,没有明显差异。(5)力量组仅在患侧闭眼时,X、LngY、Dx三个指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4周核心稳定性训练和4周20RM的力量训练均能有效缓解慢性腰痛,改善失能状况,但SET训练功能改善的效果优于力量训练。(2)4周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改善慢性腰痛患者闭眼单脚站立时的静态平衡能力。20RM的力量训练改善慢性腰痛患者静态平衡能力的效果不明显。(3)核心稳定性训练具有良好的后续作用,在停训1个月后仍具有减轻疼痛、改善功能的效果。(4)每周3次核心稳定性训练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