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逆周期政策机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w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并将其与微观审慎监管进行有机结合,已成为后危机时代各国金融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逆周期政策机制,也成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宏观审慎监管及其框架下的逆周期政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同时分析了我国建立宏观审慎监管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有关建议。   宏观审慎监管作为一种金融监管理念和思维方式,更加着眼于整个金融体系而不是单体机构,目标是防范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具有时间维度和横向维度两大特点,分别关注的是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共同风险。根据宏观审慎监管的两个维度特点,其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引入逆周期资本要求、建立前瞻性的拨备计提方法、建立留存资本缓冲和逆周期资本缓冲、减少系统重要性机构倒闭的冲击、提高金融体系处置有问题机构的能力、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市场等。截止目前,宏观审慎监管还未被全面实施过,但各国已进行过探索实践,并正在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逆周期政策机制旨在缓解商业银行的顺周期行为,而导致商业银行顺周期行为的因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自身的内生性原因,包括信贷信息不对称、企业违约率、信贷中的羊群行为、抵押品价值、市场竞争和贷前调查成本;另一方面是外生性原因,主要是由现行的资本监管、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规则和公允价值会计规则等外部机制造成。   如何通过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逆周期政策机制,缓解商业银行顺周期行为?本文主要从运用时间维度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即在最低资本要求、动态拨备、会计准则和薪酬制度中植入逆周期因素,以及建立逆周期信贷监测机制等方面论述如何缓解商业银行的顺周期性行为。具体说来,可以采取建立逆周期资本要求、动态拨备、改进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建立合理薪酬机制和动态不良贷款监管机制等,同时进一步完善风险预警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以保障逆周期政策机制有效性。   目前我国在宏观审慎监管和逆周期政策方面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仍面临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缺乏宏观审慎监管相应的法律体系、缺乏统一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微观审慎监管工具仍需完善,宏观审慎监管面临系统性潜在风险等。目前,我国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及逆周期政策机制,如建立宏观审慎监管相应的法律体系,构建宏观审慎监管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将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抓紧研究逆周期监管工具的设计及运用问题,提高预测系统性风险和判断经济周期的能力,加强国际交流和政策协调等。
其他文献
工业革命以来,对世界资源的消耗呈加速态势,各国对于世界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资源价格因其存量的减少而不断攀升,使得各国在开发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同时,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
学位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市场日益走向一体化的同时,国际分工的形式却日益走向非一体化,从早期的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演进至如今的产品内分工。与早期
我国中部地区发展战略中旅游服务业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旅游服务业的地位不断提升,已发展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我国中部地区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在旅游服务业领域缺乏竞争力
对产业集群的认识最早起源于100多年前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产业区的概念。以此为先导,关于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充实。   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学位
为了解决目前筛选试验台自动化程度低、极易出错的问题,采用NI Lab VIEW软件编程控制外接程控电源,设计了某航空电源控制器筛选自动测控系统。该系统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单
从1998年实施了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但是,住房体制的不完善使得我国的房地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