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家与企业石油供给的现状与战略选择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ock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用数据和实例说明了我国石油供应和使用所面临的困境,证明了现存中国石油企业变革的必要性。 本世纪的头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经济翻两番。按照购买力平价(PPP)折算,届时中国的人均GDP将超过1万美元。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时期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反映到能源领域,大部分发达国家经历了人均能源消费量增长较快(尤其在人均GDP在三千至一万美元之间)和能源结构快速变化(石油需求比例上升)的过程。 国际原油市场上,自2002年的牛市开始,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从最低的15美元/桶一路上冲到最高70美元/桶的历史高位,最近仍然在60美元左右调整,尽管其中有争议说包括了投机方面的泡沫,但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油价将维持一个从历史上看也是比较高的价位。中国承担着高油价带来的额外的成本负担,如果参考前一段时间的国际各种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的损失是最大的。 从石油供给的角度来看,中国油气资源相对贫乏,按每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资源量、累计探明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量和产量值(即丰度)来看,中国都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未来中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难度增大。 自1993年我国净进口原油1000万吨,成为原油净进口国后,2004年原油进口量突破了9000万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了35%。2005年我国原油进口约1.3亿吨,进口总量将占全球原油贸易总额的6.8%左右。随着石油消费的较快增长,到2020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可能超过55%,由此带来的石油安全问题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重大问题。 由此得出结论:中国经济面临着挑战,一方面是工业化必须的能源供给和石油比重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国内供给的不足和国际市场的高价,对于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如何解决这样的双重压力,是决定能否实现预定目标的重大障碍。而石油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进行什么形式的改革是最直接的问题。中国的石油企业由于国家垄断的特性,是国家执行能源政策的重要工具,因此,在公司决策和管理中有着浓厚的政策背景和国家安全考虑因素,从而使得企业政策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差异变的十分的模糊。但是在高油价背景下,同时面临着国内市场开放竞争的前景,中国石油企业的战略调整和企业改制就成为了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在其后的对策分析中,本文提出的解决办法从两方面入手。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按照国际上基于资源获得竞争优势的观点,石油企业拥有资源所带来的竞争
其他文献
我国开展了广泛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旨在对学生的体质变化和健康状况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从而帮助相关机构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
“书族”文档名词是指含有单音词“书”的文档名词,包括“文书”“诏书”“书契”“书奏”“书籍”“书文”“簿书”“书记”“书牍”“书案”“书诏”“书簿”“书禀”“书
根据最新的水价计价理论,全成本计价框架下供水工程水价应包括: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工程成本、利润和税金三重成本五个组成部分。跨流域调水工程供水水源区和受水区往往隶属不
无线通信技术和电子器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由传感器组成的无线传感网(WSN)的应用。在大多数应用环境中,用户对WSN的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安全成为制约WSN进一步广泛
西北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由于受到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影响,面临着教师实践能力偏低、课程设置实践性较差、实验室、见习实习基地缺乏、实践教育形式单一和
说明文属于应用文体,被认为是客观地进行说理,往往忽视了其德育因素的利用。其实说明文同样存在着德育因素,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挖掘,充分利用,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