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本力量之一,她们的发展不仅深刻影响一个国家与地区的综合实力,也深刻影响世界的平等与和谐发展。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更多的女性像“候鸟”般迁移到城市来寻求发展,“六普”数据显示流动女性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新生代流动女性逐渐成为流动女性的主体,她们受教育程度与职业期望更高,主流城市的融入意愿更强,然而传统的社会性别规范和现实中的性别不平等限制了她们在城市的融入。关注新生代流动女性的城市融入问题,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女性的家庭地位及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对城市化进程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意义。
本文采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4年3月份在全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试点八城市(区)组织实施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专题调查数据。该数据权威性高、样本量大,代表性强。文章采用描述性和推断性统计方法对新生代流动女性社会融合现状、不同个体特征的新生代流动女性社会融合现状及影响新生代流动女性社会融合的因素进行了全面地分析。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新生代流动女性在经济融合、社会关系、文化融合层面与新生代流动男性存在显着差异且性别显着影响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经济、社会关系和文化融合。新生代流动女性月收入更低且从事更多的体力劳动,主要邻居为外地人且在本地参与更多的同学会与老乡会,对本地语言掌握更差但更加认同本地文化。
第二,个体特征和流动特征对新生代流动女性的社会融合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且与新生代流动男性相比影响作用又有所不同。在经济融合层面,受教育程度、户籍、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和流动范围对新生代流动女性有显着影响,而对于新生代流动男性,教育程度、户籍和流动范围不在变得显着;在社会关系层面,户籍和是否签订合同对新生代流动女性的社会关系有显着影响,而在新生代流动男性中,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开始变得显着;在文化融合层面,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是否签订合同和流入时长对新生代流动女性有显着影响,而对于新生代流动男性,仅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流入时长有显着影响;在心理融合层面,受教育程度和流入时长对新生代流动女性有显着影响,而对于新生代流动男性流入时长不在显着。
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改善新生代流动女性城市融入的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4年3月份在全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试点八城市(区)组织实施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专题调查数据。该数据权威性高、样本量大,代表性强。文章采用描述性和推断性统计方法对新生代流动女性社会融合现状、不同个体特征的新生代流动女性社会融合现状及影响新生代流动女性社会融合的因素进行了全面地分析。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新生代流动女性在经济融合、社会关系、文化融合层面与新生代流动男性存在显着差异且性别显着影响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经济、社会关系和文化融合。新生代流动女性月收入更低且从事更多的体力劳动,主要邻居为外地人且在本地参与更多的同学会与老乡会,对本地语言掌握更差但更加认同本地文化。
第二,个体特征和流动特征对新生代流动女性的社会融合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且与新生代流动男性相比影响作用又有所不同。在经济融合层面,受教育程度、户籍、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和流动范围对新生代流动女性有显着影响,而对于新生代流动男性,教育程度、户籍和流动范围不在变得显着;在社会关系层面,户籍和是否签订合同对新生代流动女性的社会关系有显着影响,而在新生代流动男性中,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开始变得显着;在文化融合层面,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是否签订合同和流入时长对新生代流动女性有显着影响,而对于新生代流动男性,仅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流入时长有显着影响;在心理融合层面,受教育程度和流入时长对新生代流动女性有显着影响,而对于新生代流动男性流入时长不在显着。
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改善新生代流动女性城市融入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