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分析了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式——跳跃式发展,指出了社会跳跃式发展的深层原因,并以此为理论指导,研究了“后发展”国家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发展问题,着重探讨当今中国社会在进行跳跃式发展时应注意的问题,为中国社会如何实现跳跃式发展提出了一些浅见。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社会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着重介绍了单个国家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第二部分探讨了社会跳跃式发展的生成机制,即社会跳跃式发展的深层原因。一是世界历史的行成;二是人类活动具有能动性,三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特点。 第三部分介绍了“后发”国家跳跃式发展的特殊性。从世界历史的演进看,现代化进程在不同的国家起步有早有晚、“现代性”因素在不同的民族或产生于内部或来自外力,这就形成了“早发内生型”和“后发外生型”两种现代化类型。从目前的现实情形看,“早发内生型”的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现代化的使命,处于从现代化向“后现代化”转换的过程中;而广大第三世界不发达国家,社会经济贫困、生产力水平不高,尚未完成工业化、现代化的任务,这样,它们的诸多问题就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问题。 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中国社会跳跃式发展的实现。“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而且要从现时代的高度实现发展,作为后发展国家的中国,摆脱欠发达状况,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唯一出路。历史发展到今天已不允许我们亦步亦趋地步发达国家发展之后尘,而必须以“加速发展”的跳跃方式实现社会发展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