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供应链企业所处的信息环境日益复杂。“互联网+”概念的出现更使得供应链的渠道结构和经营模式更加多元化、复杂化。市场上来自消费者、竞争对手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得供应链运营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在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前提下,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前越来越关注产品质量信息以及产品体验,进而间接影响了供应链成员的相关决策。因此,供应链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质量信息披露模式,通过调整质量信息披露决策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别是当市场上存在竞争厂商时(例如其他品牌商,盗版商等),质量信息披露行为就显得更加重要。特别的,在日益复杂化、多元化的供应链渠道结构下,双渠道供应链中的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协调管理面临更多的挑战。因此,在不同的双渠道供应链结构下,制造商和零售商该如何进行定价决策,在不同的影响因素下,制造商或零售商该采取怎样的质量信息披露策略应对不同的市场竞争,是非常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对于双渠道供应链中制造商(零售商)的质量信息披露策略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在客户对渠道终端关注度不同的前提下,研究双渠道供应链披露模式的对比选择。在含有线上直销渠道的双渠道供应链中,通过建模对比分析了制造商披露模式和零售商披露模式对产品质量信息披露效果以及供应链成员收益的影响。讨论了消费者对供应链中两个渠道内产品关注度不同时产生的均衡需求,分析了质量信息披露策略对制造商和零售商定价策略的影响。分析了生产成本、不同客户关注度以及渠道间竞争强度等因素对制造商、零售商披露策略的影响。通过对比两种披露模式,得到双渠道供应链中最优信息披露模式选择决策。研究发现:产品质量水平较低时,选择零售商披露模式对制造商更加有利,反之,则选择制造商披露模式更优;当渠道间产品差异足够大时,零售商比制造商的披露意愿更强烈,且零售商披露模式可以实现更多的信息披露;客户对两个渠道关注度增加都会提升制造商信息披露的意愿,零售商面临增加的实体店关注度时更愿意披露信息,但面临增加的网店关注度时其披露意愿与渠道间产品差异相关。
第二,研究制造商在面临同行竞争,且可以通过信息获取获得消费者偏好时,质量信息披露决策,以及信息获取对决策的影响。研究了存在一个外部性非品牌制造商的双渠道供应链中,只有品牌制造商具有质量信息披露能力,消费者对质量有高低两种偏好,且制造商可以通过信息获取获得偏好信息时,品牌制造商的批发价定价及质量信息披露决策。建模描述了存在不同质量偏好消费者的市场中品牌产品和非品牌产品的需求,得出终端定价,以及有无信息获取条件下品牌制造商的批发价定价策略,进一步得到其质量信息披露策略,分析了信息获取对品牌制造商定价及信息披露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低类型消费者,品牌制造商更愿意向高类型消费者披露信息;品牌制造商信息披露的意愿随着零售商获取非品牌产品成本的增加而降低;信息获取对零售商不利,对品牌制造商的影响与市场容量有关;采取信息获取行动后,品牌制造商会对高类型消费者的披露意愿增大,但对低类型消费者的披露意愿变化与市场容量有关。
第三,研究盗版产品的存在对正版制造商质量信息披露决策的影响。研究了存在盗版制造商的双渠道供应链中,只有正版制造商具有质量信息披露能力,且盗版产品可以“搭便车”时,正版制造商的定价及质量信息披露决策。建模描述了消费者购买正版、盗版产品的效用权衡,得出正版产品的渠道需求及终端定价,以及不同产品质量条件下制造商的批发价定价策略,进一步得到披露成本约束下的质量信息披露策略,分析了盗版水平对制造商定价及信息披露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盗版产品的存在导致零售商和制造商采取分段定价策略;盗版程度越高,制造商的议价能力越低,可以制定的批发价越低,且制造商会在更低的产品质量水平下决策;制造商只有在产品质量、披露成本同时满足一定条件时,才愿意披露信息。
本文通过对双渠道供应链质量信息披露策略的研究及所得结论,为双渠道供应链企业的运营管理提供关于质量信息披露决策的理论依据。
第一,在客户对渠道终端关注度不同的前提下,研究双渠道供应链披露模式的对比选择。在含有线上直销渠道的双渠道供应链中,通过建模对比分析了制造商披露模式和零售商披露模式对产品质量信息披露效果以及供应链成员收益的影响。讨论了消费者对供应链中两个渠道内产品关注度不同时产生的均衡需求,分析了质量信息披露策略对制造商和零售商定价策略的影响。分析了生产成本、不同客户关注度以及渠道间竞争强度等因素对制造商、零售商披露策略的影响。通过对比两种披露模式,得到双渠道供应链中最优信息披露模式选择决策。研究发现:产品质量水平较低时,选择零售商披露模式对制造商更加有利,反之,则选择制造商披露模式更优;当渠道间产品差异足够大时,零售商比制造商的披露意愿更强烈,且零售商披露模式可以实现更多的信息披露;客户对两个渠道关注度增加都会提升制造商信息披露的意愿,零售商面临增加的实体店关注度时更愿意披露信息,但面临增加的网店关注度时其披露意愿与渠道间产品差异相关。
第二,研究制造商在面临同行竞争,且可以通过信息获取获得消费者偏好时,质量信息披露决策,以及信息获取对决策的影响。研究了存在一个外部性非品牌制造商的双渠道供应链中,只有品牌制造商具有质量信息披露能力,消费者对质量有高低两种偏好,且制造商可以通过信息获取获得偏好信息时,品牌制造商的批发价定价及质量信息披露决策。建模描述了存在不同质量偏好消费者的市场中品牌产品和非品牌产品的需求,得出终端定价,以及有无信息获取条件下品牌制造商的批发价定价策略,进一步得到其质量信息披露策略,分析了信息获取对品牌制造商定价及信息披露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低类型消费者,品牌制造商更愿意向高类型消费者披露信息;品牌制造商信息披露的意愿随着零售商获取非品牌产品成本的增加而降低;信息获取对零售商不利,对品牌制造商的影响与市场容量有关;采取信息获取行动后,品牌制造商会对高类型消费者的披露意愿增大,但对低类型消费者的披露意愿变化与市场容量有关。
第三,研究盗版产品的存在对正版制造商质量信息披露决策的影响。研究了存在盗版制造商的双渠道供应链中,只有正版制造商具有质量信息披露能力,且盗版产品可以“搭便车”时,正版制造商的定价及质量信息披露决策。建模描述了消费者购买正版、盗版产品的效用权衡,得出正版产品的渠道需求及终端定价,以及不同产品质量条件下制造商的批发价定价策略,进一步得到披露成本约束下的质量信息披露策略,分析了盗版水平对制造商定价及信息披露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盗版产品的存在导致零售商和制造商采取分段定价策略;盗版程度越高,制造商的议价能力越低,可以制定的批发价越低,且制造商会在更低的产品质量水平下决策;制造商只有在产品质量、披露成本同时满足一定条件时,才愿意披露信息。
本文通过对双渠道供应链质量信息披露策略的研究及所得结论,为双渠道供应链企业的运营管理提供关于质量信息披露决策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