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南京市某三甲医院6年来的白血病患者首次住院费用资料,分析白血病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及费用结构,了解白血病患者的疾病直接负担。重点还探讨了不同疾病分型患者,以及不同参保类型患者的住院费用情况,为医疗保险政策制定和白血病的规范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收集2009年9月至2014年10月间入住南京市某三甲医院血液科收治的所有白血病住院患者首次住院的病案首页信息和住院费资料,采用SPSS软件对白血病患者首次住院的一般情况、治疗结果、总费用、费用结构及影响费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重点比较和分析了不同白血病分型、不同医保类型患者和不同诊疗效果的白血病患者住院总费用及费用结构,探讨了住院费用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本研究的557例患者中,平均年龄54.61±21.29岁,其中,男性334例,平均年龄53.72±22.07岁,女性223例,平均年龄55.81±20.64岁。60岁以上的白血病患者为253人,占总数的比例为45.42%。(2)557例白血病患者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患者最多,288例,占51.71%;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56例,占28.01%;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0.90%;全自费患者96例,占17.24%。(3)557例白血病患者有1.97%的患者治愈,62.30%的患者好转,3.05%的患者未治愈,死亡7.72%,有20.11%患者的疗效难以确定。(4)该院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收治人数最多,其次是急性白血病患者,第三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住院天数最长的是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住院天数的中位数为29.00天:其次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都是27.00天;第三是急性髓系白血病,26.50天。(5)患者首次住院次均住院费用中位数为26606.72元,从费用结构来看,药品费用占总费用的64.41%,单价排在前3位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式是厄洛替尼、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注射用地西他滨。其次为输血费用,治疗费用和检测费用,分别为7292.44元,5482.36元和4651.75元,构成为12.07%,0.16%。从疾病分型看,首次住院次均住院费用中位数最高的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45728.04,其他类型的白血病31903.87元,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1853.21元,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1423.51元。从年度来看,首次住院次均住院总费用有呈逐年增加的趋势。(6)不同医保参保患者的首次住院费用中位数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1714.77元;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5665.80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88529.67元;全自费患者 37544.83 元。(7)从入院情况看,2010年64例,2011年93例,2012年105例,2013年118例,2014年153例,患者入院人数逐年在增加。(8)药品费用是影响住院总费用的最主要的因素,从排位来看,依次是:药费、输血费、其他治疗费、护理费、其他检查费、病种类型、手术费等。结论及建议:1、结论:(1)白血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重大疾病,也是造成经济负担的疾病之一,从本研究的数据分析表明:该院白血病入院患者入院有呈逐年增多趋势,费用负担也逐年增加。(2)不同医保参保患者的首次住院医疗总费用是不同的,可能与不同疾病类型有更密切的关系,是否与医保制度间有关还有待更广泛和深入的研究。(3)首次住院的次均医疗费用中,药费占比较大,且呈逐年增加趋势,可能与创新药物的临床使用有关。2、建议:(1)面对白血病临床诊疗新技术的发展,在保证诊疗有效和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推广按病种付费,规范医疗行为,提高诊疗质量,减少患者的直接疾病经济负担。(2)提高医护人员技术价值,在合理控制总费用基础上,优化白血病患者的住院费用构成。(3)保险经办机构和医疗服务提供方需协同配合,优化医疗保险运行体制,探索合理的支付标准,以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