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学生从中获取知识,汲取养分,形成价值观。基础教育课程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教科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大陆地区性别不平等的问题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似乎并未关注到此类问题。与大陆同根同源的香港地区则不同,他们编写了一本名为《女性社会地位:传统与变迁》的选修教材,专门研究女性的社会地位变化。本文以香港教育图书公司在2010年出版的这本选修教材为研究对象,从教科书的内容及结构等方面研究这本教材的价值。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缘由、意义和学术界的研究现状。第一部分对《女性社会地位:传统与变迁》这本教材进行概述。首先,介绍了这本教材的编订依据,即2007年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联合编订的的《中国历史课程及评估指引》及2016年修订的《优质课本基本原则》,审核通过后被列入《适用书目表》,供学生选用。其次,主要介绍了该书主编杜振醉的生平及学术成果。最后,介绍本书版本的相关信息。第二部分是对该教科书的结构进行研究,即本书的课文系统和课文辅助系统。课文系统包括绪论和正文部分。绪论从整体上概括课题内容,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正文部分还包括各种不同形式的补充文,主要是对基本文内容的补充、分析、引证、申论。课文辅助系统主要包括课前提要、课堂阐释、课后巩固三部分。该教材在课堂阐释部分运用了大量图片和文献资料,还设置了多个环节来强化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第三部分是对该教材的内容进行研究。这本教科书主要展示了从先秦时期到现当代女性角色的变化。本文首先统计了教材中出现的女性人物及所引用的文献资料,从而分析从出这本教科书的独特之处:思想方面—关注性别平等、注重采用社会史观;内容编排—注重剖析资料、引用最新研究成果、采用图像教学。第四部分是研究这本教材对当前大陆教科书编纂的借鉴作用。通过前三部分的分析,可以发现这本教材编著的出发点是引导关注性别平等,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教材编排上注重挖掘学习的乐趣,做到图文并茂。最后为结语,强调一套高质量的教科书在编写时应从多个方面入手,而且应注意融入性别视角。文后附录主要统计了这本教材中出现的所有女性人物以及教材中引用过的所有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