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伴随着矿产资源的需求加剧,钢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该行业最主要的生产原料是铁矿石。因此我国铁矿资源的供给充足与否对钢铁行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经济发展对铜矿资源的需求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因此,选取铁矿石和铜矿石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的大宗矿产品的国际贸易格局及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矿产资源的国际贸易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各国之间通过进出口矿产品形成贸易网络。而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很好的揭示复杂的经济系统中的内在规律。因此,采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2000-2012年全球铁矿石、铜矿石国际贸易复杂网络。另外,各国之间除了直接的贸易往来,还共同从某个国家进口或出口矿产资源,间接形成了矿产资源的进口或者出口竞争关系。据此,根据复杂网络理论还构建了2000-2012年的全球铁矿石、铜矿石国际贸易竞争网络。根据全球铁矿石和铜矿石国际贸易网络,分析了贸易格局和社团。各国之间铁矿石、铜矿石贸易关系整体较为松散并趋于稳定。各国的铁矿石和铜矿石平均贸易伙伴数量为4-6个。进口铁矿石、铜矿石的国家总体多于出口国家。铁矿石和铜矿石贸易网络中的主要中介国家分别为荷兰、德国、美国、南非和中国;美国、中国、德国、加拿大、英国和南非。贸易网络的社团数量较少且差异不明显,呈现出趋于全球化发展的状态。计算我国的国际贸易渠道和竞争对手,分析了我国的进口国家依赖度。结果表明,我国进口铁矿石资源最不容易受到冲击的市场是新西兰、智利、马来西亚、南非、秘鲁和越南,而加拿大、印度、巴西和澳大利亚则是我国进口铁矿石资源容易遭遇资源供应中断打击。我国铜矿石资源最不容易受到打击的进口渠道是蒙古、巴西、南非、秘鲁、赞比亚、越南和坦桑尼亚,最不牢靠的进口渠道是澳大利亚、美国、智利和加拿大。我国的铁矿石和铜矿石进口来源国的稳定性较高,并且一直上升。我国一直采用进口渠道多元化战略。我国的铁矿石和铜矿石的进口竞争国家较多,日本和韩国是我国铁矿石进口竞争最主要的国家,德国、日本、印度和韩国是我国铜矿石进口竞争的最主要的国家。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提出了我国铁矿石和铜矿石国际贸易的对策。主要包括:我国应加强与中介贸易国家的贸易往来;我国应注重与中介贸易国家的进口来源国的联系;我国应加强与贸易社团内的成员之间的联系;扩大大宗矿产品进口来源,巩固现有进口来源国;增强与进口国家依赖度低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