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但其发展主要依赖于传统要素投入,存在着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和效益低等问题。随着我国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逐步受限,传统物流业的粗放式发展难以继续。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改变依靠要素驱动的发展方式,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我国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依靠创新驱动,不断提高物流业的创新能力,是加快我国物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选择。首先,本文梳理了有关物流业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对物流创新能力和创新驱动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总结出了物流业创新发展的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以中部六省作为研究对象,从创新环境支撑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三个方面建立起物流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其次,利用熵权法来确定各准则层与各基础指标的权重,运用TOPSIS法来对2014-2018年中部六省物流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得出了中部六省各准则层和整体物流业创新能力得分排序并进行了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1)2018年中部六省物流业创新能力横向分析结果显示,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山西,其中湖北省物流业创新能力以绝对的优势领先于其他省份,在各准则层表现出的能力也是十分优秀,反而山西省在各个方面都处于落后的状态,其它四省之间差距并不明显。(2)2014-2018年中部六省物流业创新能力纵向分析结果,湖北省的物流创新能力极强,湖南省、河南省和安徽省次之,江西省和山西省物流创新能力较弱。湖北省一直位列第一名,与其他五省相比具有较强的物流业创新能力,湖南、河南和安徽三省的物流业创新能力稍微落后于湖北省,但是三省之间差距不大,而江西和山西两省的物流业创新能力远落后于湖北省。最后,根据对评价结果及其面临的发展问题的分析,从创新环境支撑能力、创新投入能力以及创新产出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中部六省物流业创新能力的建议。即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升级完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政策支持促使物流业创新发展、加大物流创新经费的投入、加强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合理并高效使用创新资源以及多渠道提高科研产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