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催化下钐试剂-DMF促进的偶联反应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85954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先对钐试剂、二碘化钐和三碘化钐促进的一些反应做了简要的描述,接着就对与第一个体系相关的铜试剂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性质及参与的反应做了简要介绍。第二章介绍了在SmI3/Cu I/DMF体系下,α-卤代芳酮的偶联反应。第三章主要是在Sm/DMF条件下对酰氯与苯乙炔的反应探究。第四章介绍了两个反应体系以及制备原料的实验步骤。第一章简要叙述了与本论文相关的一些文献,由于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就是对金属钐、二碘化钐以及三碘化钐的反应性质的研究,所以在文献综述部分对钐、二碘化钐和三碘化钐在文献中的性质以及其应用做了逐一介绍。第二章主要是对所做的反应的第一个体系进行详细的报告。发现了在CuI作用下,三碘化钐的一个新的应用。发现了在SmI3/CuI/DMF体系下,用α-卤代芳酮合成α-羟基1,4二酮的新颖的有效的方法。通过大量的验证性实验以及查阅大量相关的文献,发现DMSO可以在反应中提供羟基作为反应的氧来源,还发现N,N-二甲基甲酰胺的反应活性其实并不止局限于只做反应的溶剂,它也可以在反应中提供氧以及其他的基团来参与反应。最后通过分析大量的实验结果确定反应产物中的羟基就来自于N,N-二甲基甲酰胺,这就是这个反应魅力所在。此外,另外两种自身偶联产物,分别是1,4二酮和1,2,3-三(4-甲苯基)环丙烷。产物1,2,3-三(4-甲苯基)环丙烷的合成是这个实验整个体系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的出现使得这个实验的反应机理更加明朗,以及更有说服力。当然为了确定反应的机理,还做了一个羟基产物的脱水产物,这就使得的反应机理更有说服力。产物1,4二酮的出现也可以突出羟基产物的创新性,同时也让知道N,N-二甲基甲酰胺在整个反应中的重要性。第三章发现在金属钐与N,N-二甲基甲酰胺体系下,苯甲酰氯与苯乙炔在金属钐的还原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反式-1,2,4-三苯基-1,4-二羰基-2-丁烯。这个反应进一步拓展了金属钐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的反应性质,同时也是对末端炔烃性质的一个全新的认识。在此体系下,还得到了另外一种酰氯自身的产物,以及加热条件下酰氯的另外两个自身反应产物。为了使反应的结果更有说服力,还做了对甲基苯甲酰氯与苯乙炔的反应,通过对产物1,2,4-三(4-甲苯基)-1,4-二羰基-2-丁烯氢谱的研究进一步确定了反应产物的结构。第四章主要包括实验过程中所用到的反应仪器,所做实验的操作步骤,一些验证实验的实验步骤以及得到的单晶的培养步骤。
其他文献
对于面心立方晶体,高指数晶面含有高密度的台阶原子及顶点位原子,这些原子的配位数较少,化学活性高,很容易打断化学键,成为催化活性中心。然而晶体生长的基本规律决定在晶体生长过
随着科技的发展,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受到了普遍关注,但是将具有电致发光功能的有机发光分子与金属离子的识别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对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作了简单介绍,在文献
本文在阐释“用户至上”理念的内涵基础上,剖析了当前互联网媒体从该理念出发所采取的几种主要发展策略,包括社区化、社交化、轻型化和富媒体化。最后论述了这种理念给中国传
基于构建特殊表面性能的功能材料,表面改性技术是表面科学和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功能性聚合物对材料的表面改性,广泛应用于粘附,生物材料,防护涂层,摩擦及损耗,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