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材料介质的特点,我们从图像时代中常用的几种材料介质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两种:纸质绘本和电子绘本,作为研究中班儿童故事理解的典型性绘本测查材料。纸质绘本是印刷时代的产物,是采用传统的图书工艺将故事绘制为一幅幅精心设计的唯美画面,以图画代替文字,为儿童讲述故事,强调了绘本阅读的个体独立性,凭借精美的画面,或简约唯美,或童真趣味,充分考虑儿童的早期阅读特点,从视觉欣赏的角度为儿童提供可看、可触摸的故事绘本:电子绘本是数字时代到来的象征,是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故事内容制作成精美完整的视频,并以“电”及相关投影设备为载体将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儿童眼前,具备了将图像、文字、声音、音乐等媒介巧妙结合的集成性、交互性的特点,多感官通道为儿童提供了可看、可听、可感受的故事体验。儿童的早期阅读不但受到阅读方式的影响,而且与阅读材料、阅读主体有直接联系,绘本的材料介质在儿童的故事理解中越来越重要,因此,教育者明确界定和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帮助儿童进行故事理解,这一点尤为重要。本次测查活动采用早期阅读研究中最为普遍的阅读对象——文学性儿童绘本为研究材料,以JG幼儿园中班96儿童为研究被试,借用前人翟海琪自制的早期阅读测查表进行测查,进行了共计三次的测查活动,收获了96份测查数据,其中,预研究测查24名儿童,初试测查36名儿童,正式测查36名儿童,试图了解绘本材料介质的介入对儿童理解故事所产生的影响。测查数据表明,在同种阅读方式中,纸质绘本与电子绘本中儿童的故事理解效果整体差异显著,儿童的性别对故事的整体理解的差异不显著。究其原因在于两种绘本的材料介质属性、材料介质的呈现形式、材料介质所包含的内容及其使用成本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不同材料介质绘本测验中儿童理解故事的过程分析,本研究的结论如下:绘本自身材料介质属性及其呈现形式能影响儿童的故事理解水平,动静绘本交替使用有助于儿童进行故事理解,具体包括,第一,纸质绘本与电子绘本的结合使用更能促进儿童的故事理解,促进儿童理解绘本故事中的视觉信息、视听整合信息和基于视听信息的推断;第二,不同材料介质绘本测验中,儿童的视觉信息理解水平最为稳定,其次为基于视听信息的推断,最末为视听整合信息;第三,儿童的性别对儿童的故事理解影响不显著。针对研究结论,笔者从绘本材料介质和儿童性别进行学理上的分析验证。首先,绘本材料的介入能影响儿童的故事理解,经与前人研究结论(策略性阅读>听读式阅读>自然阅读)相比较,本研究在后两次测查中,儿童的测查得分亦为听读式阅读>自然阅读,其中听读式阅读中儿童理解纸质和电子绘本优于理解电子绘本,理解电子绘本优于纸质绘本;在自然阅读中儿童理解电子绘本也优于纸质绘本。听读式阅读优于自然阅读,纸质绘本与电子绘本的结合使用效果优于电子绘本优于纸质绘本,符合了儿童的五感学习特点。其次,在承认本研究数据及媒介是有性别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儿童自身媒介经验与媒介性别的相互作用,笔者认为,没有性别中立的媒介,这里所说的性别中立,指向的是媒介作品的创作阶段,而当媒介作品与人发生互动时,个体将反作用于媒介本身。即当儿童与绘本的材料介质发生互动时,儿童的故事理解水平不一定受到媒介的性别影响,儿童的性别也不一定能成功影响其故事理解水平。笔者认为,在材料介质的作用下,在儿童自身的媒介经验作用下,儿童的性别难以影响儿童的故事理解。最后,笔者根据儿童在不同材料介质绘本测验中的结果及其所处媒介环境提出儿童早期媒介启蒙建议,其中,家庭媒介启蒙应包括①营造温馨、安全、亲密的家庭氛围,②更新媒介教育观,重新认识儿童作为阅读主体的力量,③重视儿童的纸本阅读,在亲子共读中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④适当引入内容健康的电子绘本,参与儿童的视听过程;幼儿园媒介启蒙应包括①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儿童在家的媒介接触情况,②以纸质绘本故事活动为主,适当以电子绘本为辅助,③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模拟互联网的生活环境,④定期开展关于纸质绘本和电子绘本的讨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