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理论认为,银行特许权价值是指银行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通过自身的运营而获取的超额垄断收益的净现值。银行特许权价值的构成要素体现在市场相关和银行相关两个方面:市场相关要素是指银行业的准入限制和利率管制等垄断性因素,银行相关要素是指银行自身的经营水平、商誉等因素。国外的研究成果普遍认为,银行特许权价值对银行的过度风险行为具有很强的约束效应,监管者和银行都可以借助银行特许权价值这个中间量来使银行业健康稳定运行,通过分析银行特许权价值,可以深入了解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具体影响因素,对监管者而言,可以度量监管不足和监管过度的问题,而对银行而言,则使银行的经营业绩有了一个更有效的测度指标。本文试图在国外相关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基础上,对中国银行业特许权价值的风险约束效应进行分析,以得出初步的结论,并据此为银行及监管层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从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定义入手,利用样本银行1998年到2007年的年度数据,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银行特许权价值的风险约束效应。从既有的研究结果来看,银行特许权价值对银行的风险行为有很强的约束效应,即拥有较高特许权价值的银行不会倾向于采取过度冒险的经营行为,而更倾向于考虑创新因素,获得更完全的定价能力,进行分散化投资,以获取最大的利润,同时也避免因经营失败而失去较高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危险;而那些特许权价值较低的银行在赌博心理的驱动下则会权衡利弊得失,一旦冒险经营成功带来的风险收益大于冒险经营失败而失去的银行特许权价值,则会倾向于不考虑风险创新因素,而是简单增涨经营规模,增加冒险经营的动机,所以,若银行的特许权价值过低,则会直接加大银行的冒险动机。本文不但利用最新的数据对银行特许权价值的风险约束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而且为监管层提供了政策建议,对促进我国银行业的稳健运行和监管层的有效监管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