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不单单满足于统一的标准的产品,而是更加追求个性化定制化,这些因素都使需求风险状况发生的越来越频繁。敏捷供应链以其高效性和敏捷性备受青睐,但是由于敏捷性供应链有更高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使其需求风险大大增加。敏捷供应链需求风险防范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本文以供应链风险管理、延迟策略等相关知识为理论基础。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立足于敏捷供应链,对敏捷供应链需求风险进行识别。依托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借助理论分析和数学模型解析法,建立了两个基于延迟策略的敏捷供应链风险防范模型:延迟策略的精确响应模型、延迟策略和信息共享价值模型。并通过案例对两个模型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论文首先以敏捷供应链为对象,对敏捷供应链需求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了其需求风险形成机理、特征以及来源。并由此选定两个高频且影响严重的风险来源:需求不确定以及信息不对称为后续主要研究对象。对延迟策略能否能有效防范需求风险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结论如下:延迟策略通过降低敏捷供应链变化复杂性、终端复杂性、系统复杂性、过程复杂性而实现降低敏捷供应链复杂性。同时延迟策略还可以通过提升供应链柔性,并且混合使用信息共享策略来应对供应链不确定性。而敏捷供应链的复杂性和需求的不确定性正是需求风险形成的机理。对于这两点延迟策略都可以应对,证明基于延迟策略的敏捷供应链需求风险防范从理论分析是可行的。使用延迟策略可以有效降低供应链需求风险,但是常常会使成本增高,所以延迟策略的启用的最优条件变得非常重要,而精确响应又是敏捷供应链的主要特征之一,本文通过构建数学模型产生了基于延迟策略的精确响应模型。通过该模型得到了延迟策略的最优使用条件,最优生产数量。并且通过案例的数据对比分析,发现这一模型不仅能使企业在相同产能情况下生产更多的定制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从而降低需求风险,而且即使在延迟策略成本增加的前提下,依然使企业利润增加。敏捷供应链普遍采用信息共享策略应对信息不对称问题,该策略也可以解决一部分信息不对称问题。但是延迟策略和信息共享策略都要投入很大的成本,两者叠加使用的效益是否大于投入成本仍然不清楚。本文并分别建立了不使用延迟策略,仅适用延迟策略,延迟策略和信息共享机制共同使用的三种价值模型。并对三种模型价值进行判断,确定了如何使用延迟策略和信息共享模型从而使价值最大化。研究发现,使用两种策略混合的效益明显大于只使用其中一种。虽然成本有所增加,但是其带来的效益远大于成本的增加量。本文选取案例分析也同样证明了以上结论,并且在使用两者混合策略时,供应链可以不用选取提前定价模式,而是可以通过分析市场需求响应定价。这也很好的进行了需求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