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犬细小病毒病(Canine parvovirus disease)是由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引起的严重危害犬类健康的三大传染病之一。为提高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提出了常规治疗结合口腔滴服给药和补液的新治疗方案,并与常规治疗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为提高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探寻更好的治疗方案。 本试验采用治疗方案Ⅰ(常规治疗+口腔滴服给药和补液)与治疗方案Ⅱ(常规治疗)对人工造模的病犬进行对比治疗研究,其中常规治疗包括生物制剂疗法、对症疗法、支持疗法。选取30只60-75日龄经CPV检测为阴性的健康幼犬为试验动物。随机抽取20只,每只犬皮下注射经处理过的CPV粪便毒液1.5ml,成功复制出20只具有腹泻呕吐症状和CPV胶体金抗原检测为阳性的犬细小病毒病模型。将20只造模病犬随机分成两组,即方案Ⅰ组,方案Ⅱ组,取另外10只健康幼犬为空白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病犬的临床症状,每日腹泻次数、呕吐次数;腹泻症状消失时间、呕吐症状消失时间;静脉补液天数;退热时间。检测记录病犬的生理指标,血常规检测及电解质与血液气体检测。最后统计出治愈率、死亡率。 结果显示:方案Ⅰ治愈率为80%;方案Ⅱ治愈率为60%。治疗第3d腹泻次数分别为,方案Ⅰ是3.5±0.97、方案Ⅱ是5.8±1.03,差异显著(P<0.05)。治疗第3d呕吐次数分别为,方案Ⅰ是1.6±0.52、方案Ⅱ是2.5±0.97,差异显著(P<0.05)。腹泻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方案Ⅰ是(4.4±0.84)天、方案Ⅱ是(5.3±0.68)天,差异显著(P<0.05)。呕吐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方案Ⅰ是(4.2±1.23)天、方案Ⅱ是(5.3±1.06)天,差异显著(P<0.05)。静脉补液天数分别为,方案Ⅰ是(4.9±0.88)天、方案Ⅱ是(5.8±0.79)天,差异显著(P<0.05)。退热时间分别为,方案Ⅰ是(1.90±0.88)天、方案Ⅱ是(2.20±1.03)天,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方案Ⅰ低于方案Ⅱ。电解质和血液气体检测两组犬中共有16只犬呈现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pH<7.35,PCO2正常,而HCO3-下降;有4只犬表现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混合,表现为pH<7.35,PCO2升高,而HCO3-下降。同时在治疗期间碳酸盐减少,并且出现了低钠血、低氯血、低钾血症,为临床上合理补液提供了可靠依据。 通过治疗过程中的各种临床数据表明,方案Ⅰ明显优于方案Ⅱ,即常规治疗+口腔滴服给药和补液的治疗方案优于普通的常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