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干预下石漠化生态系统健康诊断与演变研究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198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喀斯特石漠化是影响贵州山区甚至我国西南地区生态保护、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健康诊断以及对人为干预的响应研究是生态建设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基础,对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针对喀斯特石漠化山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详细分析了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其影响因子,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方法,结合基础地理数据,社会经济调查数据和行业专题数据,构建生态系统健康诊断数据库,运用活力-组织-恢复力模型构建了人为干预下石漠化生态系统健康诊断指标体系,选择典型的诊断单元,运用遗传-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通过生态系统健康诊断模型对石漠化生态系统健康进行定量诊断与分析,主要研究结果有:(1)人为干预下石漠化生态系统健康整体上有所改善,表明石漠化综合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很健康的区域仍然不存在,示范区仍然以不健康和亚健康为主。14年间,健康的区域呈现上升趋势,上升了5.03%;亚健康的区域呈现倒“V”字型趋势;不健康和病态的区域表现了浅“V”字型趋势。由于2010前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投入,生态系统健康呈好转趋势,而2010年后局部人为干扰强烈地区如采石场迫使原本脆弱的石漠化生态系统健康下降。(2)生态系统健康空间上表现出区域差异性,水热条件较好的峰丛洼地和峰丛谷地生态系统健康,石漠化综合治理效果明显的区域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好转,局部人为干扰强烈地区出现了生态系统反复多变甚至恶化。(3)基于斑块的人为干预方式与石漠化生态系统健康演变格局的空间耦合分析表明,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区域生态系统健康改善比例明显高于未实施区域。不同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不同,其改善比例依次为:封山育林>坡改梯>经果林>水保林>防护林>人工种草。(4)运用马尔科夫模型对花江示范区2020年到2050年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趋势的模拟预测表明:在未来的30年,很健康等级仍然不存在;健康等级的面积将呈现缓慢稳步增加的趋势;亚健康等级的面积将稳步增长,预测到2050年增加2.8%;不健康等级的面积将持续降低,由2010年的34.78%预测将降低到2050年的26.6%;病态等级的面积将降低2.44%。
其他文献
黑龙江省是多民族的聚集地,黑龙江西部地域的达斡尔族是世居的少数民族之一,族民以农业为主,兼营渔、猎以及手工业,形成了独特的民俗生活。然而在时代历史条件下,达斡尔族民
北川, 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是大禹的故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千百年来,羌族儿女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过着平静而祥和的生活.……
针对目前城镇污水低碳源脱氮除磷难,污泥处理处置难,城镇污水厂运行成本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组合式工艺改良A20-侧流除磷工艺,来解决城镇污水面临的难题。新型组合工艺
公共管理的形成及其模式的嬗变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之间对立、竞争、互动和融合的结果:"原始民主型"公共管理是公共性价值理性诉诸于工具理性的结果,工具理性的扩张与异化是
该文通过确定生成既约包络代数的极小左理想的极大权向量来确定不可约模,给出了特征p=2上的Special代数S(3,1)的特征标x的高度≤0的不可约模同构类的代表元以及它们的维数.
近年来天津市的经济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而环境质量状况堪忧。为了把天津市建设成为一个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宜居城市,需要对天津市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