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清NT-Pro-BNP与肝功能指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评估的作用。方法:1)入选2017年02月01日至2018年02月28日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45%,纽约心功能分级(NewYork Heart Association Class)Ⅱ-Ⅳ级。排除标准: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炎;肝脏及胆道疾病;合并其他非心源性疾病,预存生存期限少于两年,如恶性肿瘤等;药物引起的肝功能障碍;严重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肺部感染等;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2)收集并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身高、既往史、个人史、肝功能、电解质、NT-Pro-BNP、EF值等。3)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参照HYHA心功能分级将入选患者分为三组:Ⅱ级、Ⅲ级、Ⅳ级组。4)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并分析入院时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ALT、AST、ALP、ALB、TBIL)、EF值等指标与心衰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血清NT-Pro-BNP与肝功能指标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作用。结果:1.按照血清NT-pro-BNP水平的不同将所有入选的47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三组:A组:800≤NT-proBNP<3000pg/ml;B组:3000≤NT-proBNP<8000pg/ml;C组,NT-proBNP≥8000pg/ml。结果示A、B、C三组心衰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比例相近。其中各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钾、血糖、氯化物水平、血清钠等指标无明显差异。2.随着患者NT-Pro-BNP水平的不断升高,肝功能各项指标在A、B两组中未见明显差异。但在C组患者中,血清ALP、AST、TBIL水平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水平不断增加时,该部分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中ALP、TBIL升高对于心衰患者的严重程度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3.以NT-Pro-BNP为因变量,以肝功能各项指标为自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示NT-pro-BNP水平的增高与TBIL,ALP和ALT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水平与ALB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以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为因变量,以TBIL、ALT、AST、DBIL、ALBI评分、BMI指数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c回归分析,观察各指标对心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示ALB、TBIL、DBIL、BMI、ALBI均可作为心衰严重程度的有效预测因子。结论:1.血清胆红素水平与NT-Pro-BNP水平成正相关,对心衰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ALB、TBIL、DBIL、BMI指数、ALBI评分均可作为心衰严重程度的有效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