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提出发展家庭农场的要求,家庭农场已然成为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家庭农场的实现是要以土地的集体所有,顺畅的土地流转以及专业化和机械化的农业生产为前提条件,从而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村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为此我们根据中央和辽宁省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设大洼县家庭农场这一任务。大洼县作为辽宁省首家现代家庭农场的发源地,始终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创新,探索出符合本县县情、村情和民情的家庭农场新模式。本文主要系统梳理大洼县家庭农场建设情况,对家庭农场建设的背景条件、概念界定和特征以及实践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同时结合大洼县发展家庭农场的现状和日益显现的问题,对家庭农场建设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是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的介绍,同时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对我国及美法日国家的家庭农场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整理和评述。第二部分为大洼县家庭农场发展概述,主要包括大洼县基本情况介绍,大洼县家庭农场发展规划和典型个案。第三部分为我省大洼县家庭农场发展案例分析,包括对规模经济和土地流转理论分析、我国及美法日国家的家庭农场发展概况,国内主要是介绍比较典型的如上海松江、浙江宁波、安徽郎溪的家庭农场;国外则分别以大型家庭农场的美国、中型家庭农场的法国和小型家庭农场的日本为例,还将大洼县可推广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目前大洼县家庭农场发展出现的问题。第四部分为大洼县家庭农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从而让更多的农民更好地享受到家庭农场的发展带来的惠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