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刑事存疑处理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ee19820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存疑,即案情和法律适用时的疑惑不清,是刑事诉讼中难以避免的现象,而如何处理刑事存疑则体现出一国的刑诉理念、价值取向乃至司法的文明发达程度。我国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部分吸纳了存疑有利于被告的思想,规定了存疑不起诉、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制度。但这两个招牌式的宣示并不意味着我国已经确立了解决刑事存疑问题系统而又文明的方案。相反,在“疑罪从无”的明文规定之下,“从实”、“从轻”、“从挂”等侵犯被追诉者合法权益的做法却屡屡发生。因此,刑事存疑及其处理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概念梳理、范式总结和价值论证,提出一个更规范、更有操作性、更符合保障人权需要的刑事存疑处理机制。本文分为七个部分展开论述。导论部分重点是提出问题和阐述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对刑事存疑问题的漠视反映出公众至少从内心尚未建立起对被追诉者合法权益和诉讼地位的尊重,这反过来又导致了刑事存疑处理的混乱与无度。本文立足于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法解释学、制度经济学等多重视域,综合运用价值分析、比较研究、经济分析、实证调研等多种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二部分即刑事存疑的概述,围绕刑事存疑的内涵与界定、刑事存疑的形成、刑事存疑的对象以及与相关范畴的关系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对刑事存疑作了图景式的勾勒。刑事存疑是案件事实认定无证、排除无据以及在法律适用上疑惑不清的状态。刑事存疑的对象既包括实体法事实又包括程序法事实,既包括事实又包括法律。明确刑事存疑内涵及其判断标准,是构建刑事存疑处理机制的前提和基础。第三部分则主要对各国历史上、司法实践中以及学理上存在的六种刑事存疑处理的范式进行了评介,以期对我国刑事存疑处理机制的构建有所启示。这六种处理范式,各有其提出或产生的历史背景、进步性和局限性。对这些范式进行充分的比较分析,才能构建出更符合现实、更具可操作性的刑事存疑处理机制。第四部分对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存疑有利于被告规则”从程序法、实体法、制度经济学等五个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理论正当性、价值和意义的论证。以“存疑有利于被告”为中心,构建刑事存疑处理机制,不仅可在程序操作中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权利的充分行使和真正实现,巩固和加强其诉讼主体地位,并提高诉讼效率,还可以增强刑罚权行使的正当性。第五部分对我国刑事存疑处理的立法及司法实践进行实证研究,为刑事存疑处理机制的构建提供现实基础。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施行以来,刑事存疑的处理依然异常混乱,从而直接影响了被告人的权利保障乃至我国的司法统一。而某些固有的法律传统与观念、司法者素质、现存制度及法制环境都可能构成我国刑事存疑处理机制完善的障碍。第六部分则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之上,较为系统的提出了一套建设我国刑事存疑处理机制的构想。总结我国刑事司法中的教训和实践经验,借鉴外国的立法例,从“存疑有利于被告”的适用前提、适用范围、适用程序、适用限制、适用错误时的救济,适用过程中的监督以及相关的配套制度等各个方面,去建立与完善刑事存疑处理机制已成为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当务之急。最后即文章的余论部分再次分析了构建刑事存疑处理机制的紧迫性并对其制度建设前景作了整体瞻望。
其他文献
多年以来,日益增长的通信速率需求和恶劣的短波信道环境一直是短波通信发展中的一对矛盾。国外近年来新推出的短波差分跳频通信系统为实现高速可靠的短波数据传输提供了一种新
研究背景:大量的研究证实,妊娠早期的胚胎滋养细胞可通过表达或分泌多种相应的功能分子调控母体免疫活性细胞,或促进Th2型免疫优势的形成与发展,或促使蜕膜CD4+T细胞分化发育
利用水稻穗离体培养方法,对不同外源磷浓度下水稻籽粒植酸等磷化物含量的差异及其植酸代谢相关功能基因在灌浆过程中的表达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水稻籽粒中的植酸、无机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修了一条"万里长城",也知道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这条长城让秦始皇北了不少骂名.其实,在秦始皇修这条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之前战国时代的秦国已经有了三次修长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主要以β-葡萄糖苷的形式存在,包含染料木苷(Genistin)、染料木黄酮(Genistein)、黄豆苷(Daidzin)和黄豆苷元等12种成分
微博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教育领域,并引发了大量的思考和探讨。然而微博的使用是否真的能带来教育质量的提高呢?根据当前微博在教育中的应用情况,以微博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微博
在社会全面发展的今天,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的对比试验分析十分重要。其能够使得整体的强度检测效率得到相应地提升。在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整体检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强度进行相
在现场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时,通常需要借助仪器设备实现。相比较于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中规定制作150mm立方体试件的方法,现场检测能对已施工完成的构筑物和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主体结构的安全,因此必须重视混凝土的检测试验与强度评定,本文介绍了混凝土检测试验与强度评定的意义及
微波干燥不同于传统的干燥方法,其由内向外独特的干燥特点表现出干燥速度快,尤其在干燥后期可以解决常规干燥时间过长的不足,因此,微波干燥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干燥行业,但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