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茧丝绸行业是我国传统产业,一头连着农民、农村和农业,一头连着国内消费和国际市场,涉及2000万蚕农增收和近百万产业工人生产生活。长期以来,我国茧丝绸行业为增加农民收入、吸纳劳动就业、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出口创汇、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广西区拥有较好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当地蚕桑产业发展较快,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和生丝产量已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位,在行业内曾流传,世界丝绸看中国,中国丝绸看广西。广西茧丝绸产业能否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乃至国际市场蚕茧、生丝供应,以及茧丝价格走势,间接影响茧丝绸产业后端丝绸制成品价格。因此,广西茧丝绸产业发展对全行业影响较大,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对其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本论文以传统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为基础,以影响和决定茧丝绸产业竞争力的因素为主线,采用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德尔菲法、模糊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运用现代统计软件SPSS,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横向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等研究方法,构建了茧丝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广西、广东、云南、四川、江苏、浙江茧丝绸产业进行科学分析与排名。最后,结合广西区茧丝绸产业竞争力现状和发展实际,提出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建立了茧丝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即从茧丝绸产业农业竞争力、工业竞争力和贸易竞争力三个方面设立,选取种桑、养蚕、缫丝、织绸、品牌和营销等环节,构建一个由30个指标变量组成的茧丝绸产业竞争力竞价指标体系;(2)形成竞争力评价有效因子,从30个指标变量中拟合成8个有效评价因子,即蚕桑规模因子、蚕桑技术因子、蚕桑效益因子、蚕茧质量因子,缫丝生产规模因子、装备现代化因子,丝绸出口实力因子、丝绸内销实力因子;(3)计算有效因子贡献率,产业农业竞争力中蚕桑规模因子为32.165%、蚕桑技术因子为31.073%、蚕桑效益因子为24.987%、蚕茧质量因子为11.775%,缫丝生产规模因子为51.553%、装备现代化因子为48.448%,丝绸出口实力因子为56.909%、丝绸内销实力因子为43.091%;(4)依据茧丝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各地排名,广西茧丝绸产业竞争力在样本地区综合排名为第三位,其中农业竞争力为第一位,工业竞争力为第四位,贸易竞争力为第五位;(5)根据得分结果提出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