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区茧丝绸产业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l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茧丝绸行业是我国传统产业,一头连着农民、农村和农业,一头连着国内消费和国际市场,涉及2000万蚕农增收和近百万产业工人生产生活。长期以来,我国茧丝绸行业为增加农民收入、吸纳劳动就业、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出口创汇、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广西区拥有较好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当地蚕桑产业发展较快,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和生丝产量已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位,在行业内曾流传,世界丝绸看中国,中国丝绸看广西。广西茧丝绸产业能否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乃至国际市场蚕茧、生丝供应,以及茧丝价格走势,间接影响茧丝绸产业后端丝绸制成品价格。因此,广西茧丝绸产业发展对全行业影响较大,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对其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本论文以传统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为基础,以影响和决定茧丝绸产业竞争力的因素为主线,采用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德尔菲法、模糊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运用现代统计软件SPSS,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横向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等研究方法,构建了茧丝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广西、广东、云南、四川、江苏、浙江茧丝绸产业进行科学分析与排名。最后,结合广西区茧丝绸产业竞争力现状和发展实际,提出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建立了茧丝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即从茧丝绸产业农业竞争力、工业竞争力和贸易竞争力三个方面设立,选取种桑、养蚕、缫丝、织绸、品牌和营销等环节,构建一个由30个指标变量组成的茧丝绸产业竞争力竞价指标体系;(2)形成竞争力评价有效因子,从30个指标变量中拟合成8个有效评价因子,即蚕桑规模因子、蚕桑技术因子、蚕桑效益因子、蚕茧质量因子,缫丝生产规模因子、装备现代化因子,丝绸出口实力因子、丝绸内销实力因子;(3)计算有效因子贡献率,产业农业竞争力中蚕桑规模因子为32.165%、蚕桑技术因子为31.073%、蚕桑效益因子为24.987%、蚕茧质量因子为11.775%,缫丝生产规模因子为51.553%、装备现代化因子为48.448%,丝绸出口实力因子为56.909%、丝绸内销实力因子为43.091%;(4)依据茧丝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各地排名,广西茧丝绸产业竞争力在样本地区综合排名为第三位,其中农业竞争力为第一位,工业竞争力为第四位,贸易竞争力为第五位;(5)根据得分结果提出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其他文献
本实践报告是以笔者翻译的法国科普作家法布尔的《日常生活的奥秘》(TheSecret of Everyday Things)一书中的第二十、第三十五至三十九章节的内容为基础,结合相关翻译理论,进行的
晚清的中国社会虽然已经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政治制度还有很大程度的遗留,封建社会的与三纲五常相适应的伦理观念、礼制与礼学思想并未从根本上
术语是一门学科知识的关键词,是记录科学发展成果的最主要词汇单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事物、新现象和新理论等层出不穷,致使大量术语涌现。可以说,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自己
三峡库区是滑坡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带,该区的滑坡主要为堆积层滑坡。自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后,库水位从135m上升到175m,导致一部分滑坡被库水淹没,库水位周期性的上升和下降对滑坡
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和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促发了企业间的优胜劣汰,为了长远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拥有核心竞争力。成本是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尤其对当今持续供过于
本研究根据国内外农业发展现状、概念和要求,结合我国烤烟主产省份烤烟发展概况,分析了元江县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对烟叶生产本身、耕地质量保护、元江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研究清代史学家、文学家章学诚有关著作及文献,可以得知其一生曾三次到过安徽,并与安徽名人左眉、张小兮等多有交往。研究章学诚在安徽的行踪、交游及著作,对研究章学诚生平及安
纵观人类社会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人类发展的任何一个时期,都体现着艺术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联性,艺术设计衍生于人类生活的需求,同时也离不开一定的时代文化语境。媒体技术的进
本研究以上海市七宝中学高二年级7、8、9、10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通过组内比较和组间比较比较,得出力量与耐力组合训练
近年来,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以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