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与病理分级相关性的探讨及与肾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鉴别诊断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zwoain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基于CT图像的R.E.N.A.L评分与肾透明细胞癌Fuhrman分级的相关性分析目的:探讨利用基于CT图像的R.E.N.A.L评分系统在术前评价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 RCC)Fuhrman分级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本院143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CT影像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已病理证实且进行Fuhrman分级。将纳入病例分为低级别(FuhrmanⅠ-Ⅱ级)和高级别(FuhrmanⅢ-Ⅳ级)两组,对所有入组病灶进行R.E.N.A.L解剖评分,采用c2检验及t检验分析患者一般情况、R.E.N.A.L评分系统中各评分项及其他CT影像特征与cc RCC高低级别间的关系,采用单变量分析对区分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评分项进行筛选,将入选项进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并采用ROC曲线进一步评价多参数模型及总评分对cc RCC病理分级的诊断效能。结果:本文共分析了98例低级别和45例高级别cc RCC患者一般资料及CT影像资料,Fuhrman高级别与低级别组患者之间性别、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内部坏死及钙化情况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RENAL评分时除A项评分外(P=0.104),高低级别cc RCC组之间余评分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中R项3分、E项2分、L项3分为预测Fuhrman高等级病灶较为显著的独立指标。ROC曲线分析显示,综合R、E、N、L的多参数回归模型及总评分项较单项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大,且当总评分>8分时,提示病灶为Fuhrman高级别肿瘤的特异性达83.67%,敏感性达71.11%。结论:基于CT图像的RENAL评分系统中R、E、L评分项为预测Fuhrman高等级肾透明细胞癌较为显著的单项指标,且得分越高,提示病灶为高等级的可能性越大。而综合R、E、N、L项的多参数回归模型及总评分项较单项指标对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的诊断效能更佳。第二部分快进快出强化型肾脏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透明细胞癌的CT鉴别诊断目的:比较增强MDCT检查中快进快出强化型肾脏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minimal fat renal angiomyolipoma,mf AML)与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 RCC)的部分CT影像特征,并评价流进及流出幅度对鉴别二者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整理同期已病理证实且均为快进快出型强化的20例mf AML患者、30例cc RCC患者的CT影像资料。分别分析两种肾肿瘤形状、平扫密度(病灶相对于肾实质)及强化均匀程度的差异,并测量病灶实质部分的三期增强CT值,计算并对比三期增强CT值、流入及流出幅度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两组病灶形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 RCC组病灶形态相对较圆。mf AML病灶实质平扫密度较周边正常肾实质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扫描后cc RCC组肿瘤强化不均匀,mf AML则更多表现为均匀强化(P<0.05)。cc RCC组肿瘤流入及流出幅度均高于mf A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当病灶流入幅度取115HU为阈值时,鉴别mf AML组与cc RCC组的敏感性及特异度分别达83.3%、85.0%;当病灶流入幅度取68HU为阈值时,鉴别mf AML组与cc RCC组的敏感性及特异度分别达73.3%、95.0%。结论:乏脂AML形态相对不规则,平扫时密度较高;增强后病灶强化均匀,且采用流入及流出幅度的诊断价值相对较高,当流入幅度≤115HU、流出幅度≤68时提示病灶为mfAML。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