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亟需提升和优化教师的专业素养。校本研修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日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广泛重视。但反观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现状,其开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流于表面化、形式化的现象,甚至偏离校本研修的宗旨。如何改进和优化小学教师校本研修,以切实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首先,选择烟台市芝罘区的几所小学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获取小学教师进行校本研修情况的一手资料,通过对数据和访谈内容的分析与整理可知,目前小学教师同伴间和谐互助,但存在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参与度低、未能及时进行个人反思和获得评价等问题。其次,针对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在实际开展中存在的四大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将其总结归纳为三点原因,分别是校本研修制度不完善导致教师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教师不能及时得到校本研修评价和教师参与度低;二是教师未能把握校本研修中教师主体性的特征,因而导致教师在校本研修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和教师参与度偏低的问题;三是教师缺少校本研修的时间导致教师未能及时进行个人反思。最后,基于上述对现状和原因的分析,结合小学教师的现实情况,为提高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实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制度、内容和形式方面提出了四条对策:一是完善校本研修的相关制度,这既是保障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前提条件,又能够解决教师主体性得不到体现、教师未能及时得到校本研修评价和教师校本研修参与度低的问题;二是优化校本研修内容,学校应该根据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合理安排校本研修内容,使其更具针对性;三是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通过调查可知,教师间关系和谐、能相互帮助,以此为基础结合教师专业成长的共同需要,建构教师学习共同体,强调教师在校本研修中的主体地位,激发教师主体意识;四是推进网络研修校本化,学校应该利用网络研修的方便与快捷,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实现网络研修校本化,解决实际校本研修中教师缺少研修时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