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力动态理论为框架,对高中生进行英语情态动词道义意义的教学实证研究,以期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促进中国英语学习者深化理解英语情态动词道义意义。教学过程设计如下:首先教师分别在传统教学理论和力动态理论指导下设计两个不同的教学方案,然后将拟定的两个教学方案分别应用于控制组和认知组的学生,之后对比控制组和认知组的测试成绩来检验在力动态理论视角下英语情态动词道义意义的教学效果。本研究选取吉林省长春市某高级中学二年级某班的40名学生为受试对象,将他们按照“前测一”的成绩平均分为两组,然后分别以传统教学方案和力动态理论教学方案对两组受试进行情态动词道义意义的教学。在为期六周的时间内,该实验用测试、问卷调查和采访三种方式,借助SPSS软件对控制组和认知组的前测与后测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采用力动态理论进行英语情态动词道义意义的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英语学习者对情态动词道义意义的认识与理解;该教学方案初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力动态理论和情态动词的兴趣,这说明认知语言学理论对于中国英语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教学实证研究为二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可以帮助二语学习者进一步理解英语情态动词的道义意义,同时为二语学习者学习其它语言知识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