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曼·拉什迪流亡书写下的身份认同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sofo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殖民主义作为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学术界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化思潮,主要着眼于宗主国与前殖民地国家之间的权力话语关系,而后殖民主义作家作为一支异军突起的力量正在改变着以西方话语权为主导的世界。印度裔英国作家萨尔曼·拉什迪作为后殖民主义文学领域内的“教父”,出生于英国前殖民地印度,后来成为移居于西方文化中心的移民作家,一直游走于“边缘”和“中心”,失去了身份和家园,他试图通过文学创作来追寻自己对那早已失去的身份和家园。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来探讨萨尔曼·拉什迪在流亡书写下的身份认同。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拉什迪的生平与文学创作情况以及研究状况,并探讨了拉什迪流在流亡生涯中如何通过文学创作来书写他作为“边缘人”的家园与身份。第二章分析了拉什迪流亡书写下的政治身份认同。拉什迪的移民经历使他能够自由的转换视角,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世界。首先他用质疑的眼光看待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政治宣传,因为身处印度之外,他可以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整个事件,虽然无法做到完全客观,但是拉什迪对任何一种立场都采取质疑的态度,无疑体现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的精神。其次拉什迪主张在后殖民地时代,印度必须重新书写自己本民族的历史,提倡在印度的传统文明中构筑自己的民族神话。第三章分析了拉什迪流亡书写下的文化身份认同。拉什迪作为后殖民主义的移民作家,他并没有像萨义德、奈保尔等移民作家一样,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方向,成为游走于世界的“无根的浮萍”:拉什迪游走于世界各地,身处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始终站在这两种文化之间(即主导文化与边缘文化,分裂文化与混合文化)以宽容的心态去审视和接受自己所处的世界,拉什迪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分裂中通过文化变色龙这一策略来建构自己的文化身份。第四章分析了拉什迪流亡书写下的宗教身份认同。拉什迪对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提出了质疑。在拉什迪看来,原教旨主义是一种极端的宗教行为,他用质疑的方式来颠覆他心目中的原教旨主义“霸权”,实现宗教自由。大多数评论家认为拉什迪不再信仰伊斯兰教,其实不然,拉什迪所信仰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伊斯兰教,而是受现代西方思想影响不确定性的、世俗的伊斯兰教,他始终站在西方学者的立场上追求宗教的世俗主义和自由主义。最后是结论部分,主要从政治身份认同、文化身份认同和宗教身份认同三个方面概括了拉什迪的流亡书写下的身份认同问题。拉什迪质疑印度和巴基斯坦历史的真实性,通过对人物的不同身份塑造主张在不同的文化之间寻找自己的身份定位,拉什迪质疑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极端宗教行为,主张宗教自由,体现了西方西方后现代主义精神。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实际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进行干预,以及对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小企业对于语音、数据、视频通信、多媒体会议、协同办公、通信录等业务需求日益增加,融合通信(Unified Communication,后文简称UC)技术应运而
土壤是农业生存的基础,其中土壤养分含量状况是农田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为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掌握土壤养分状况及其动态变化,以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为例,通过基于GIS的县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不同时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选取265例门诊患者根据不同的发病时期做相应的不同手法调治。结果:急性期疗程最短,疗效最佳,未见不良反应。
三江侗族农民画是广西少数民族艺术中的瑰宝之一,其中蕴含了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民族风情,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对三江侗族农民画艺术进行了简单的概述,然后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阐述了尼采与荣格的理论建树,以及尼采与荣格的美学思想,引起下文的论述。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神话在尼采与荣格美学理论的建构上所呈现的异同
高校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关注的重点之一,随着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也随之成为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才能够采取积
白藜芦醇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由于其具有抗癌、抗氧化、雌激素调节、抗菌消炎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含有白藜芦醇的功能性食品深受欢迎
农商行进行了几年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如产权虚置,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支农力度变弱等问题,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措施,如要进一步健全内控机制,强化统一法人治理
当前,我国贸易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贸易结构和就业结构演化趋势大致表现为第一产业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稳中有升,第三产业贸易结构比重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