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低工资政策的遵守是整个最低工资政策中最易忽视又最为关键的环节。如果最低工资政策没有得到遵守,那么它就无法保障低收入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现有文献一般使用月工资低于月最低工资标准的员工比重,即最低工资标准的违规率,来衡量最低工资政策的遵守情况。这种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它没有区分不同劳动者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距离,而距离的大小意味着最低工资政策违规的深度。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07年与2013年的数据,不仅构造了最低工资政策违规率指标,还构造了最低工资政策违规深度指标,考察了企业对最低工资政策的遵守情况及遵守情况的变化。 本文根据官方公布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和据此构建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利用最低工资标准的违规率和违规深度的指标,分析发现:(1)2007年我国劳动者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违规率分别为3.91%与13.64%,违规深度为1.03%与3.76%;2013年违规率为7.32%与12.74%,违规深度为3.21%与4.62%;(2)最低工资标准增长过快及劳动者平均工作时间下降是不同时期最低工资政策遵守情况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3)劳动者的个体特征与工作特征对是否遭遇最低工资标准违规与违规时的深度存在显著影响;(4)相较于2007年,2013年因劳动者所在行业、所在企业所有制及户籍因素导致的低工资现象有所改善。综合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1)完善最低工资政策相应的法律法规,在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同时,也应尽快推行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制度;(2)强化劳动法规的监管和执行,保障劳动者获得合法工作收入的权利;(3)加强最低工资制度执法检查的针对性,强化对低学历、低技能劳动者的最低工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