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树内生菌多样性、生物活性及七叶皂苷生物转化研究

来源 :陕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issji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叶皂苷为我国著名药用植物娑罗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消炎、抗渗出等功效,应用广泛、需求量大。七叶皂苷主要来源于七叶树的干燥种子。随着野生七叶树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加之生境破坏严重,使得七叶树的野生资源越来越匮乏。本研究以秦巴山区七叶树为试材,分析其内生菌多样性,初步建立秦巴山区七叶树内生菌种质资源库;筛选代谢产七叶皂苷的内生菌,并分析其生物活性,为下一步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七叶皂苷奠定基础;筛选具有转化七叶皂苷为次生活性皂苷的微生物菌株,为七叶皂苷利用率提高提供新的思路。1、七叶树内生细菌的分离及生物活性研究利用组织匀浆法对七叶树进行内生细菌的分离,共获得124株纯培养菌株,初步鉴定出48株,分属4个属,优势类群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发酵后对提取物进行抑菌试验,结果显示48株内生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WJ-51对四种靶标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对A549细胞的增值也具有抑制作用。2、七叶树内生真菌的分离及生物活性研究利用组织培养法进行七叶树内生真菌的分离,共获得168株纯培养菌株,初步鉴定出44株,分属5个门,20个属,优势门为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对分离纯化得到的44株内生真菌进行液体摇瓶发酵,对发酵液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检测,再利用紫外-可见光、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对上述菌株发酵液中的七叶皂苷成分进行分析检测。结果44株内生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筛选出3株具有代谢产七叶皂苷能力的真菌菌株GM43、GM66、GM88,经过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将GM43鉴定为色二孢属(Diplodia),将菌株GM66鉴定为曲霉属(Aspergillus),将菌株GM88鉴定为耙齿菌属(Irpex)。3、七叶皂苷微生物转化通过分离培养基初筛、转化培养基复筛获得一株具有转化七叶皂苷为次生活性皂苷的真菌菌株GM68,经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确定其为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散囊菌目(Eurotiales),曲霉属(Aspergillus)。液体摇瓶发酵七叶皂苷及转化菌株,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七叶皂苷及其转化产物,经TLC、HPLC定性分析七叶皂苷及其转化产物。对样品A1进行UPLC-MS定性定量分析,初步判断A1为21β-巴豆酰基原七叶皂苷元。
其他文献
随着民主监督概念的正式提出和科学界定,参政党民主监督思想不断取得新的发展。当前我国参政党民主监督面临观念认知程度不够深、运行保障机制不健全、运行整合机制较薄弱等
摘 要:阅读在英语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和其阅读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目前我国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阅读速度训练、背景知识积累、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掌握等几方面入手,具体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学生;背景知识;阅读速度;阅读技巧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
分析性与整体性认知加工的跨文化研究一直是国外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分析性与整体性认知在注意、分类与归因、辩证思维、时间信息及情境信息等方面的文化
我科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颅底骨折18例,其中并发脑脊液耳鼻漏者12例占同期颅底骨折的66.7%,由于早期护理,仅一例脑脊液漏延续至半月愈合,其余约在10天以内愈合,无一
通过分析城市交通网络的特点,在剖析交通网络构成的基础下研究了网络平衡的内涵,分析了交通流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探析了实现交通网络平衡的条件。
摘要:养牛场废水具有COD深度高、固体悬浮物量大且不容易液化等特点,废水这些特性直接影响到废水的输送。实验通过厌氧菌的培养和接种,直接得出废水的合理停留时间,为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持。  关键词:  固体悬浮物;液化;厌氧菌;UASB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7018601  实验简介:  养牛场废水具有COD浓度高,固体悬浮物量大等特点。针对这
摘 要:《导游实务》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模块化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加强实训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见习以及改革考核方法等措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导游专业技能,为学生踏上导游员岗位打下坚实基础,成长为导游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关键词:高职;导游实务;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