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叶皂苷为我国著名药用植物娑罗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消炎、抗渗出等功效,应用广泛、需求量大。七叶皂苷主要来源于七叶树的干燥种子。随着野生七叶树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加之生境破坏严重,使得七叶树的野生资源越来越匮乏。本研究以秦巴山区七叶树为试材,分析其内生菌多样性,初步建立秦巴山区七叶树内生菌种质资源库;筛选代谢产七叶皂苷的内生菌,并分析其生物活性,为下一步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七叶皂苷奠定基础;筛选具有转化七叶皂苷为次生活性皂苷的微生物菌株,为七叶皂苷利用率提高提供新的思路。1、七叶树内生细菌的分离及生物活性研究利用组织匀浆法对七叶树进行内生细菌的分离,共获得124株纯培养菌株,初步鉴定出48株,分属4个属,优势类群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发酵后对提取物进行抑菌试验,结果显示48株内生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WJ-51对四种靶标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对A549细胞的增值也具有抑制作用。2、七叶树内生真菌的分离及生物活性研究利用组织培养法进行七叶树内生真菌的分离,共获得168株纯培养菌株,初步鉴定出44株,分属5个门,20个属,优势门为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对分离纯化得到的44株内生真菌进行液体摇瓶发酵,对发酵液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检测,再利用紫外-可见光、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对上述菌株发酵液中的七叶皂苷成分进行分析检测。结果44株内生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筛选出3株具有代谢产七叶皂苷能力的真菌菌株GM43、GM66、GM88,经过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将GM43鉴定为色二孢属(Diplodia),将菌株GM66鉴定为曲霉属(Aspergillus),将菌株GM88鉴定为耙齿菌属(Irpex)。3、七叶皂苷微生物转化通过分离培养基初筛、转化培养基复筛获得一株具有转化七叶皂苷为次生活性皂苷的真菌菌株GM68,经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确定其为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散囊菌目(Eurotiales),曲霉属(Aspergillus)。液体摇瓶发酵七叶皂苷及转化菌株,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七叶皂苷及其转化产物,经TLC、HPLC定性分析七叶皂苷及其转化产物。对样品A1进行UPLC-MS定性定量分析,初步判断A1为21β-巴豆酰基原七叶皂苷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