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我国经济长期对投资与出口高度依赖,国内消费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最终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其实在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宏观经济已经由原来的供给不足转为有效需求不足,供求状况由卖方市场逐步转向买方市场,市场需求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提高国内消费在我国总需求中的比重,顺利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必要研究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以完善我国消费结构。决定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很多,人口结构的变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论我国未来人口总量变化有多大,可以肯定的是,受经济增长与我国人口政策的影响,未来的人口结构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人口是对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地区,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统称,它永远处于复杂的运动之中。依据人口所具有的各种不同的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和生理的特征,把人口划分为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城乡结构与收入结构。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消费结构表现为居民消费的各种各样的消费资料(包括服务)的组合,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消费必须通过市场购买来实现,因此本文使用货币支出比例来分析消费结构。具体的将消费结构划分为吃穿住行用、实物与服务消费、国内与国外消费、网络与实体店消费、商品性消费与自给性消费等消费结构。不同类型的人有不同的消费需求,男性与女性的消费偏好不同,老年人的消费需求相对较弱,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要高于农村居民,不同来源的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居民的各分项消费具有明显的棘轮效应;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速度、实际利率、城乡收入的不平等程度都对居民消费有显著影响;中年人口的增加对消费有促进作用,老年人口则有抑制作用;不同性质的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程度大小不同。据此提出完善我国人口结构以提升国内消费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完善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甚至准许部分家庭生育三胎,降低孩子的养育成本,减轻家庭负担;完善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性别结构问题存在的根源在于性别歧视,要加大对女性各项权益的保障,做到事实上的男女平等,严厉打击非法胎儿性别鉴定,防止出现选择性养育情况,加强宣传教育,杜绝城市居民“传宗接代”与农村居民“养儿防老”的思想;完善我国人口城乡结构,促进人口真实城镇化;完善我国人口收入结构,建立合理税收制度、促进收入公平分配,建立完善社保政策,解决由特殊原因造成的收入不均,促进就业,使居民获得收入机会公平。同时,增加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提高财产性收入的比重,丰富城乡居民的收入来源,降低收入的不确定性预期,创新信贷机制,将消费欲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增加消费,合理引导消费,减少炫耀性等不合理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