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有关输入和交互作用的理论,以及Schmidt的注意假说为理论背景,以中国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考查词汇阐释、字体增强,以及两者的结合对英语阅读中附带学习词汇的影响。本研究抽取漳州三中高一年段的180名学生作为受试者。他们分为四个小组,每个组的英语水平在同一个程度上。受试者分别阅读一篇包含12个生词的英语文章。文章的内容相同,但是有四个不同的版本。第一个版本是未经修改的文章;第二个版本是有进行词汇阐释的文章,其中在每个生词后都跟有一个对其意义的解释;第三个版本是有字体增强的文章,其中所有生词都以黑体形式出现;第四个版本是既有词汇阐释又有字体增强的文章。四个不同版本的文章随机分配给四个小组,受试者阅读完文章后,根据要求依次分别完成关于文章中的生词的形式和意义的即时的识别测试。通过测试的结果来分析词汇阐释和字体增强对附带学习词汇是否产生有利的影响。本实验采用2×2的多因素多变量方差分析设计。词汇阐释与字体增强是两个自变量,生词的形式和意义的识别测试作为两个因变量。词汇阐释有两个水平,有阐释的和没有阐释的;字体增强也有两个水平,一个是增强,另一个是未增强;这样就有4种处理。实验所得数据由统计软件(SPSS,13.0版本)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单独的词汇阐释对词汇的形式识别没有帮助,但有助于词汇的意义识别;(2)单独的字体增强有助于词汇的形式识别,但对于词汇的意义识别没有帮助;(3)词汇阐释和字体增强两者结合使用时对词汇的形式识别和意义识别均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