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生长、饲料利用、体成分及血清生化、免疫指标等分析,分别研究了两种规格(初始重分别约为0.5g和7.9g)凡纳滨对虾对蛋白质和脂肪的营养需要。其试验结果如下:1.以鱼粉、酪蛋白、明胶和小麦蛋白粉为主要蛋白源,配制成粗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为29.31%、33.19%、37.11%、41.45%、45.58%和49.03%的六种饲料,分别投喂初始体重为0.52g的凡纳滨对虾8周。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实验组凡纳滨对虾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当饲料蛋白质含量从29.31%增加到37.11%时,对虾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显著上升(p<0.05),然而当饲料蛋白质进一步增加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并无显著增加(p>0.05)。饲料系数变化趋势与增重率相反,即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从29.31%增加到37.11%时,饲料系数显著降低,然而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从37.11%增加到49.03%时,饲料系数并无显著降低。蛋白质效率却随着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饲料蛋白质含量对对虾肝体比无显著影响(p>0.05)。除投喂29.31%蛋白质饲料组对虾肥满度显著低于其它各组外(p<0.05),其余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虾体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全虾、肌肉干物质含量及全虾粗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虾全虾及肌肉粗脂肪、粗灰分含量以及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各实验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生化及免疫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血清总蛋白含量及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各实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酚氧化酶和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各实验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根据特定生长率拟合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幼虾饲料最适宜粗蛋白质含量为38.6%。2.用实验一相同的饲料分别投喂初始重为7.93g的凡纳滨对虾6周。饲养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试验饲料组凡纳滨对虾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当饲料蛋白质含量从29.31%增加到37.11%时,对虾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显著上升(p<0.05),然而当饲料蛋白质进一步增加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并无显著增加(p>0.05)。饲料系数变化趋势与增重率相反,即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从29.31%增加到37.11%时,饲料系数显著降低,然而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从37.11%增加到49.03%时,饲料系数并无显著降低。蛋白质效率却随着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肥满度及肝体比各实验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虾体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全虾干物、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各饲料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虾粗蛋白含量除投喂29.31%蛋白质饲料组显著低于其它各组外(p<0.05),其余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肌肉干物质及粗蛋白含量各实验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粗脂肪和粗灰分各实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饲料粗蛋白质对凡纳滨对虾血清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酚氧化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有显著影响(p<0.05),对丙氨酸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以特定生长率拟合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成虾饲料粗蛋白质最佳需要量为36.8%。3.以鱼粉、小麦蛋白粉及明胶和酪蛋白为主要蛋白源,以鱼油、豆油和大豆卵磷脂为主要脂肪源,配制成粗脂肪含量分别为4%、6%、8%、10%、12%和14%的6种饲料,分别投喂初始重为0.58g的凡纳滨对虾8周。饲养实验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随饲料粗脂肪含量的增加的变化趋势相同,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6%脂肪组饲料中达到最高值,且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饲料系数在6%脂肪组时最低,且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饲料脂肪含量对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肝体比和肥满度(p<0.05)。体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饲料脂肪含量对全虾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及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肌肉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亦无显著影响(p>0.05);肌肉粗灰分含量4%和6%脂肪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血清生化及免疫酶分析结果表明,饲料粗脂肪含量显著影响成虾血清总蛋白、总胆固醇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酚氧化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活性(p<0.05),对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以上各项指标,凡纳滨对虾幼虾对饲料粗脂肪需要量约为6%。4.用实验三相同的饲料分别投喂初始重为7.93g的凡纳滨对虾6周。饲养实验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随饲料粗脂肪含量的增加的变化趋势相同,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6%脂肪组饲料中达到最高值,且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饲料系数在6%脂肪组时最低,且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饲料粗脂肪含量对对虾成活率、肥满度及肝体比无显著性影响(p>0.05)。体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饲料粗脂肪含量显著影响全虾干物质及肌肉粗脂肪含量(p<0.05);对全虾粗蛋白质、粗脂肪及粗灰分无显著影响,对肌肉干物质、粗蛋白质及粗灰分含量也无显著影响(p>0.05)。血清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饲料脂肪含量显著影响对虾血清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酚氧化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及丙氨酸转氨酶活性(p<0.05)。综合以上各项指标,凡纳滨对虾成虾对饲料粗脂肪需要量约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