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吉西他滨和低氧微环境对胰腺癌干细胞的调节作用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u_07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采用流式细胞术SP细胞分选法分离鉴定胰腺癌SP细胞符合胰腺癌干细胞特性并表达干性基因。  2)研究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的耐药性及吉西他滨对人胰腺癌CSC的富集作用。  3)研究低氧微环境下人胰腺癌细胞基本生物学性状,探讨低氧微环境对人胰腺癌CSC的调控作用。  方法:  1)选用人胰腺癌细胞系Bxpc-3、Panc-1、SW1990,采用流式细胞术SP分选法分离出SP细胞;  2)采用平板克隆实验、细胞分化实验、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Transwell法检测侵袭和迁移能力、裸鼠成瘤实验研究SP细胞亚群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3)采用Real-Time qPCR法检测SP细胞亚群和非SP细胞亚群中OCT4、SOX2、Nanog、ABCG2、CD133、ALDH1的表达水平;  4)采用流式细胞术 SP分选法检测吉西他滨干预后的人胰腺癌 SP细胞比例及OCT4、SOX2、Nanog、ABCG2、CD133、ALDH1基因表达;  5)体外细胞低氧培养模拟体内低氧微环境,通过Western blot检测HIF-1α蛋白表达监测胰腺癌细胞的缺氧状态;  6)通过细胞生长形态、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周期研究低氧微环境下胰腺癌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7)通过 Western blot检测 E-cadherin蛋白和Vimentin蛋白表达从而监测低氧微环境下胰腺癌细胞EMT;  8)采用Real-Time qPCR法检测低氧微环境下胰腺癌细胞中OCT4、SOX2、Nanog、ABCG2、CD133、ALDH1的表达。  结果:  1)人胰腺癌细胞系Bxpc-3、Panc-1、SW1990均含有SP细胞亚群,比例(%)分别是0.58±0.02,8.74±0.33,3.92±0.16;  2)胰腺癌细胞SP细胞亚群和non-SP细胞亚群克隆形成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细胞有更强的克隆形成能力;SP细胞具有增殖分化能力;SP细胞和非SP细胞亚群细胞周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细胞更多处于静止期;SP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均强于non-SP细胞(P<0.05);SP细胞成瘤能力至少是非non-SP的100倍;  3)SP细胞和non-SP细胞亚群中OCT4、SOX2、Nanog、ABCG2、CD133、ALDH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细胞亚群OCT4表达/non-SP细胞亚群OCT4表达为123.8±12.89倍、SOX2为187.76±10.22倍、Nanog为45.36±3.44倍、ABCG2为1321±112.89倍、CD133为237.67±37.45倍、ALDH1为68.78±5.56倍;  4)SP细胞较非 SP细胞对吉西他滨有更强的耐受性,吉西他滨干预人胰腺癌细胞系后 SP细胞比例升高伴随OCT4、SOX  2、Nanog、ABCG2、CD133、ALDH1基因表达上调;  5)低氧微环境下HIF-1α蛋白表达上调;  6)低氧微环境下细胞生长形态差异明显,细胞核、细胞质及细胞膜形态均发生明显变化;细胞增殖较慢,细胞生长曲线无明显对数生长期;细胞周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株胰腺癌细胞多处于静止状态;  7)低氧微环境下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Vimentin蛋白表达上调,胰腺癌细胞更容易发生EMT;  8)低氧微环境下基因OCT4、SOX2、Nanog、ABCG2、CD133、ALDH1的mRNA表达上调(P<0.05)。  结论:  1)胰腺癌SP细胞具有胰腺癌CSC特性,流式细胞术SP分选法是分离胰腺癌干细胞的可靠方法;  2)胰腺癌细胞OCT4、SOX2、Nanog、ABCG2、CD133、ALDH1基因是胰腺癌干细胞的干性基因;  3)吉西他滨可以富集胰腺癌干细胞,通过检测胰腺癌干性基因OCT4、SOX2、Nanog、ALDH1、CD133和ABCG2表达,可以监测胰腺癌干细胞;  4)低氧微环境能够通过HIF-1α蛋白增强胰腺癌干细胞自我更新并产生异质性肿瘤细胞的能力。
其他文献
《耶路撒冷》与《走出非洲》都是北欧文学的代表作,二者在文本内外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但又包含了根本不同的历史向度.通过比较二者的差异,可以分辨出两种北欧文化、两种文明迁
目的:咪唑安定是小儿最常见的术前用药。本实验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探讨在儿童术前用药中,鼻内滴注右美托咪定是否与口服咪唑安定具有同等效果或效果更优。  方法:100
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人造黑人》讲述了一场南方乡下人祖孙俩的进城旅行.其创作的20世纪50年代,美国农业南方正处于工业城市化改革和民权运动的社会剧变时期,革故鼎新的狂欢
在我看来,认为文学地理学进入一种困境,折射出一种学术困惑.困惑缘之于焦虑,更缘之于视野的遮蔽.“文学地理学到底应该划归于文学学科还是地理学科”这一焦虑,根源于现代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