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乳腺癌是目前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部分乳腺癌存在较高的复发转移的风险。如何简单且有效的判断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外周血中尚无特异性且灵敏有效的肿瘤标记物来判断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多肽类细胞因子,乳腺癌患者肿瘤细胞可分泌大量TGF-β1入血,患者经手术去瘤治疗后短期内外周血中TGF-β1浓度可降低到正常浓度。本课题是通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的方法检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外周血中TGF-β1的含量,并且和同期患者外周血中的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癌抗原15-3(cancer antigen15-3,CA15-3)的表达对比,从而探讨外周血中TGF-β1与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以及外周血中TGF-β1、CEA、CA15-3三者间的关系,并将患者的肿瘤病理类型、腋淋巴结转移情况、estrogen receptor(ER)、progesterone receptor(PR)、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表达及患者月经情况进行对比,探讨其与术后复发型乳腺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患者提供一项及时、准确率较高的的检测指标。方法:1随机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在沧州中心医院肿瘤外科门诊复查、体检中心复查以及再住院的5年内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性患者81例,其中术后远处复发转移50例、局部复发31例,五年内乳腺癌术后未发生复发转移患者41例及健康组患者43例。通过ELISA测定患者外周血中TGF-β1含量,并通过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对同期外周血中CEA、CA15-3的浓度对比,探讨三者间的关系。2本实验数据值用x?S表示,并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术后复发转移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GF-β1浓度较乳腺癌未复发组及健康组明显增高,三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乳腺癌远处转移组外周血TGF-β1浓度较乳腺癌未复发组及健康组明显增高,三者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乳腺癌局部复发组外周血TGF-β1浓度较乳腺癌未复发组及健康组明显增高,三者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而乳腺癌远处转移组外周血TGF-β1浓度与乳腺癌局部复发组外周血TGF-β1浓度进行对比,两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差异;2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外周血TGF-β1浓度与患者病理类型、腋淋巴结转移情况、患者ER、PR、HER-2以及患者月经情况均无关。3对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单独检测外周血TGF-β1、CEA、CA15-3的检测结果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37%、43.21%和41.98%,而联合检测CEA、CA15-3阳性率为66.67%。CEA、CA15-3、TGF-β1浓度三者联合表达阳性率高达88.89%,其中,CEA和CA15-3阳性率的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CEA与TGF-β1阳性率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CA15-3与TGF-β1阳性率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而CEA、CA15-3联合检测与TGF-β1阳性率进行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与TGF-β1阳性率进行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与CEA、CA15-3联合检测阳性率进行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1外周血TGF-β1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检测指标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是否复发转移进行检测。2外周血TGF-β1浓度对远处转移性乳腺癌及局部复发性乳腺癌均可进行检测,但对术后复发性乳腺癌患者复发部位无特异性。3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患者外周血TGF-β1浓度与患者病理类型、腋淋巴结转移情况、患者ER、PR、HER-2以及患者月经情况均无关。4外周血TGF-β1表达阳性率对乳腺癌的术后复发的监测较CEA、CA15-3敏感,且外周血TGF-β1、CEA及CA15-3三者联合检测表达阳性率为89.4%,敏感性更高,对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检测作用较三者单项检测敏感度更高,诊断价值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