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养立意的高考地理综合题作答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i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伴随新的高中课程标准推出,课标规定了对学业综合水平考试学科命题的基本评价和目标,应将其定位在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情况考查。传统地理教育注重间接经验和固定模型的积累,使学生无法成功应对复杂多变的试题情境。所以,如何提高学生在以素养立意的试卷中的解题能力成了中学地理老师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阅读文献,理清素养立意试题作答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借助信息加工理论将生活生产情境综合题作答过程分解为6个阶段:阅读材料,感知情境;归纳要素,把握情境;明确设问向,构建分析思路;回归情境,寻求信息支撑;结合分析思路与信息支撑,归纳答题观点;组织答题语言,填写答案。并针对每一作答过程匹配对应的素养需求。本文通过高考真题试题考查评价,分析诊断素养缺少情况,发现学生答题过程中主要存在的要点缺失与要点知识性错误的情况,推测这与学生多种素养的缺失有关。接着,本文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障碍的主观认知,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主要存在难以获得隐性信息、一旦设问形式不常见难以下笔、难以将材料信息与设问对象建立关联等问题,并细化分析各问题是由于哪些素养缺失导致。针对以上在作答过程中出现常见问题反映出的素养缺少情况,本文逐一分析了原因:(1)无法获得隐性信息与缺乏基本区域认知和关联性掌握不足有关;(2)一旦设问形式不常见无从下笔与答题不能细化审题把握核心,依赖模式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复习过程试题老旧缺乏新颖性有关;(3)无法将材料信息与设问对象建立关联与审题关键把握错误,关联性把握不足有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培养策略,其中特别强调的是要加强学生对情境的感知能力,运用发散性联想思维结合多学科以及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思考。此外,本文通过一节地理复习课的具体教学设计和实例,说明以上的策略如何有效运用在教学的过程中,从而能有效地服务于教学实践,切实提高学生高考分数,提升学生素养。
其他文献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工作需要保证其法定性、系统性、动态性和时效性,为了客观、公正地评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的实际情况,本文将阐述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介绍一般系统的yoyo结构。类似于欧式空间在当代科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模型的引入使得系统科学的研究具有了自己独到的直观,方法体系及思维方式;为系统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
会议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峻,作为干旱半干旱的典型地区,长久以来作物产量偏低且极不稳定,面对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更加需要作物生产评估,以采取适宜
关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法益,学理与实务多认为其并没有自己独立的法益,而是在受贿罪法益的光谱下进行讨论的。根据我国的立法将斡旋受贿行为规定在受贿罪中可以看出,我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