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增长阶段。政府在转型期间,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证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国有自然资源保护,成为我国政府提升管理效能,实现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的重要因素。政府绩效审计将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从1983年成立国家审计署时起,政府绩效审计就一直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到目前,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提升了公共资金和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但在产生正面作用的同时,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由于起步较晚,工作方式、方法都比较落后,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在研究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对大数据审计、部门预算审计、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及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传统及新型审计模式,并对T市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实际情况进行案例分析,对制约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困境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发现,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在审计政策层面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在审计环境层面各主体作用发挥不足,在审计实施层面缺乏有效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在审计主体层面执法能力和理念上有欠缺。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和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实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深入推进政府绩效审计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绩效审计执法法制体系、增强审计客体绩效管理理念、完善政府绩效审计信息公开制度、推行有效的政府绩效审计体系和标准、保障和提高审计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加强国家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新技术在政府绩效审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