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政府市政建设投融资方式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4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是地方政府着眼于寻求各种融资方式,并推进各种融资平台的发展以缓解地方政府资金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在国家实行分税制且地方政府无法更改体制的前提下,为解决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不相匹配状况,以及缓解由此带来政府支出庞大、建设资金缺口扩大,财政赤字加大等问题,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发展各种融资方式和融资平台来摆脱困境。在融资发展中,为规避法律和政策限定,地方政府的各种融资方式和投融资平台也相应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危害。例如,在现实社会中,“高房价”、“地王”、“改制企业资产流失”等问题的根源之一就是地方政府在融资方式选择和侧重上的失误以及在融资平台运营和监管上的疏忽。   本文着重研究地方政府进行城市建设采用的三种主要融资方式——土地融资、投融资平台融资、债券融资。通过研究地方政府市政建设的这三种主要融资方式,分析它们产生的历史背景、形成原因、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变革方向、对城市建设和地区经济的影响等方面,以了解这三种融资方式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我国地方政府融资三种主要方式的利弊和分析现实中国社会中的一些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我国地方政府融资方式的对策建议和引入一些解决融资问题的设想和方案,进而得出本文的结论:地方政府应逐步减少土地融资依赖和对投融资平台融资方式的依赖,保留能保障收益的收费项目,逐步增加债券融资所占比例,才能有效解决地方政府城市建设发展所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获得长期持续地资金支持。
其他文献
口岸是国内外贸易关键的物流节点。伴随着国际间贸易交流的不断深入和人们对于物流服务的要求不断提升的形势下,口岸正积极突破以往传统单一的功能界定,不断转型升级,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长江流域是我国沟通河、海、陆和国内外贸易的黄金通道,国家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在未来,长江流域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将会更将突出。长江流域安徽段被称作皖江,位于长江中下游。该地区河网密布,流域面积占全省面
自从经济的增长点主要是依靠技术和创新以来,世界很多经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服务业的地位不断攀升,并出现了新型的服务产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nowledge-inten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