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福建成年居民膳食模式,探讨膳食模式及其他环境因素与糖尿病的关系;探究与胰岛素分泌或抵抗相关的TCF7L2、PPARγ、KCNJ11和SUR1基因多态性与T2DM易感性的关联,分析基因-基因、基因-环境在T2DM患病中的交互作用。[方法]1.第一部分采用现况调查设计。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福建省10个疾病监测点抽取6016例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以因子分析方法建立膳食模式,并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膳食模式及其他环境因素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2.第二部分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从10个疾病监测点中随机抽取534例T2DM患者,按照性别、年龄(±5岁)进行成组匹配,选取非T2DM人群作为对照。采用RFLP或测序技术对其rs1801282、rs3856806、rs7903146、rs290487、rs5215和rs1799859进行基因分型。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与T2DM相关的SNP位点,分别运用MDR模型、叉生分析的原理并结合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基因-基因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结果]1.年龄、文化程度、职业、DM家族史、吸烟、饮酒、中心性肥胖、BMI、高血压、血脂异常、体力活动、静坐时间、睡眠时间在DM和非DM人群中的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2.因子分析获得4种膳食模式:动物性食物模式、植物性食物模式、优质蛋白模式、油炸饮品模式。3.有害饮酒、DM家族史、中心型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是DM的危险因素;植物性食物模式因子得分T2、T3水平为DM的保护因素。4.在福建成年居民中,KCNJ11基因rs5215 CC基因型携带者、CC+TC基因型携带者患T2DM的风险分别是TT基因型携带者的1.709、1.363倍(95%CI=1.139~2.565;95%CI=1.028~1.808),CC基因型携带者患T2DM的风险是TT+TC基因型携带者基因型携带者的1.513倍(95%CI=1.043~2.195);在成年男性居民中,TCF7L2基因rs290487 CC基因型携带者发生T2DM的风险是携带TT+TC基因型携带者的2.026倍(95%CI=1.063~3.863)。5.在福建成年居民中,KCNJ11基因rs5215 CC基因型携带者平均2h-OGTT血糖浓度高于TT基因型携带者;在T2DM人群中,rs5215 CC+TC基因型携带者平均2h-OGTT血糖浓度高于TT基因型携带者。6.血脂异常/高血压/中心性肥胖/BMI≥24kg/m2且携带rs5215 CC+TC基因型的人群患T2DM的风险升高;血脂异常且携带rs1799859 AA+GA基因型的人群患T2DM的风险升高;携带rs5215 CC+TC基因型且携带rs3856806 TT+CT基因型人群的患T2DM的风险升高。rs5215与高血压对T2DM易感性有相加交互作用。rs5215和rs1799859对T2DM易感性有负相乘交互作用(OR=0.414,95%CI=0.173~0.988)。7.MDR最优模型为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三因素的交互作用模型。血脂异常且患高血压的人群患T2DM的OR值为15.842(95%CI=8.514~29.476);血脂异常且中心性肥胖的人群患T2DM的OR值为16.344(95%CI=8.921~29.942);中心性肥胖、患高血压且血脂异常的人群患T2DM的OR值为27.578(95%CI=14.992~50.732)。高血压与中心性肥胖对T2DM易感性有负相乘交互作用(OR=0.551,95%CI=0.328~0.925);血脂异常分别与高血压、中心性肥胖对T2DM易感性有相加交互作用。[结论]1.饮酒、DM家族史、中心型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是DM的危险因素;植物性食物模式是DM的保护因素。2.KCNJ11基因rs5215多态性与T2DM易感性有关;TCF7L2基因rs290487多态性与男性T2DM易感性有关。3.KCNJ11基因rs5215 C-等位基因可能与血糖水平有一定关系。4.rs5215分别与血脂异常、高血压、中心性肥胖、BMI≥24kg/m2对T2DM易感性有联合作用;rs1799859与血脂异常对T2DM易感性有联合作用;rs5215与rs3856806对T2DM易感性有联合作用。rs5215与高血压对T2DM易感性有相加交互作用。rs5215和rs1799859对T2DM易感性有负相乘交互作用。5.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三者间对T2DM易感性存在联合作用;高血压与中心性肥胖对T2DM易感性有负相乘交互作用;血脂异常分别与高血压、中心性肥胖对T2DM易感性有相加交互作用。